皇后娘娘早上好_分卷阅读_72(3 / 4)
观念需要慢慢转变。
第118章 顺势而行
虽然大秦的军队很强势,但对于新任的安南王黎泰存而言,还是亲自将自己从荒岛之上接出来,又为六神无主的自己指明方向,最后扶持着自己登上王位的赵浩赵先生更能够带来安全感。
所以在正式拿到朝廷敕书,被封为安南王的这一天,他提出了一个要求。
要赵先生陪着自己一起住在王宫里。
虽然这一切可谓是自己一手推动的结果,但赵浩一向表现得非常低调,尤其是大秦军队开到安南之后,更是抱持着一种“深藏功与名”的念头,并不过多的干涉什么。
毕竟他深谙官场之道,自己已经拿了一份大功,陛下那里不会忘记,剩下的自然就不能再占了。
结果没想到之前发挥得太用力,导致安南王好感太高,竟然提出了这种要求。
这就很尴尬了。
这王宫真要住进去,他成什么人了?若他只是个文臣也就罢了,偏偏参谋部虽然没有军权,但是按照陛下的意思,却还算是武人。
安南王连大秦的军队都不信任,就只相信他,皇上又会怎么想?
以一己之力左右一个国家,若他不是大秦的朝臣,那倒也算是件好事。可他真的没有要来安南为官的意思啊!他全家老小都在大秦,自己作为户科给事中也算前途光明,怎么可能想不开?
然而这种解释,不能说给安南王听,更不能说给本来就对自己颇有微词的援军和同僚们听,甚至还在大家的撺掇下,不得不同意暂时住进安南王宫之中。不过在他的坚持下,住的是接待贵宾的宫殿,总算是拉开了一点距离。
然后赵浩立刻写了一篇声泪俱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奏折,连夜着人发送回京。
他对大秦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别人误会也就罢了,陛下万万不能也对他生出疑心啊!
这封奏折对李定宸而言,可谓是正中下怀。
“赵参谋果然是一员福将。”他将奏折给越罗看,“朕正发愁这接下来的事该怎么处置,他就替朕分忧来了。”
越罗一看,也忍不住失笑。
赵参谋恐怕不会知道,皇帝正希望安南王身边有这么一个可信之人。而他要办成李定宸交代的事,一二年内,估计是不能从安南回来了。虽然还是大秦的臣子,但估计真要在安南做一段时间的官。
李定宸虽然看中了安南的土地,但也不是不由分说就要派兵去夺的意思。本来是打算派遣使臣,两国修好之后再从长计议,但如今有赵参谋作为中间人,安南王对他如此信任,要办成这件事倒是容易得多。
所以他很快提笔在奏折后写下批语,又另外手书了一封旨意,一并发还给赵浩,要求他推动安南国接受农事部的人入驻。
大秦以上国的名义出人出粮种出种植方法,帮助安南国开垦土地,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增产增收,这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安南王黎泰存听赵浩一说,便立刻点头应承。
“若当真能种出更多粮食,使我安南百姓人人都可饱腹,便是天大的恩情了。”他将文武官员召集过来宣布此事时,不由感慨,“此乃上国皇帝陛下的恩典,我等岂可不念?”
但安南国中也不是人人都如他这般傻白甜,虽然依附于阮氏的人都被抓起来了,但留下来的这些人中,也颇有明见之人。
他们又没有被吓破了胆子只知道依附大秦,立刻就有人出列质疑此事,“人人都可饱腹,便是大秦也无法做到吧?真有这么好的事,必定敝帚自珍,岂会这么好心,要来帮扶我国?我王莫被他人蒙蔽才是。”
有一个人开口,其他人自是纷纷附和。言语之间,暗示大秦军队还在国中,军饷军备一应都是他们安南国支持,而今又要引进大秦的种植方式,只怕长此以往,安南国不存,会变成大秦的一部分。
这种阴谋论还挺有市场的,立刻引得不少人心生怀疑。
赵浩被他们气笑了,“诸位请放心,大秦军队还留在此间,不过是因为大王才刚刚回宫,担心再生事端罢了。若是大王首肯,士兵们也想赶着回去过中秋呢!”
这话他是咬着牙说的,因为皇帝能放心召回军队,是因为他一个人就取代了一支军队的坐拥,牢牢的楔在安南国中。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件事,自然比用军队威胁得来要好。
所以其他人都赶着回去过中秋,但他接下来几年的中秋,怕是都必须要在此过了。 ↑返回顶部↑
第118章 顺势而行
虽然大秦的军队很强势,但对于新任的安南王黎泰存而言,还是亲自将自己从荒岛之上接出来,又为六神无主的自己指明方向,最后扶持着自己登上王位的赵浩赵先生更能够带来安全感。
所以在正式拿到朝廷敕书,被封为安南王的这一天,他提出了一个要求。
要赵先生陪着自己一起住在王宫里。
虽然这一切可谓是自己一手推动的结果,但赵浩一向表现得非常低调,尤其是大秦军队开到安南之后,更是抱持着一种“深藏功与名”的念头,并不过多的干涉什么。
毕竟他深谙官场之道,自己已经拿了一份大功,陛下那里不会忘记,剩下的自然就不能再占了。
结果没想到之前发挥得太用力,导致安南王好感太高,竟然提出了这种要求。
这就很尴尬了。
这王宫真要住进去,他成什么人了?若他只是个文臣也就罢了,偏偏参谋部虽然没有军权,但是按照陛下的意思,却还算是武人。
安南王连大秦的军队都不信任,就只相信他,皇上又会怎么想?
以一己之力左右一个国家,若他不是大秦的朝臣,那倒也算是件好事。可他真的没有要来安南为官的意思啊!他全家老小都在大秦,自己作为户科给事中也算前途光明,怎么可能想不开?
然而这种解释,不能说给安南王听,更不能说给本来就对自己颇有微词的援军和同僚们听,甚至还在大家的撺掇下,不得不同意暂时住进安南王宫之中。不过在他的坚持下,住的是接待贵宾的宫殿,总算是拉开了一点距离。
然后赵浩立刻写了一篇声泪俱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奏折,连夜着人发送回京。
他对大秦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别人误会也就罢了,陛下万万不能也对他生出疑心啊!
这封奏折对李定宸而言,可谓是正中下怀。
“赵参谋果然是一员福将。”他将奏折给越罗看,“朕正发愁这接下来的事该怎么处置,他就替朕分忧来了。”
越罗一看,也忍不住失笑。
赵参谋恐怕不会知道,皇帝正希望安南王身边有这么一个可信之人。而他要办成李定宸交代的事,一二年内,估计是不能从安南回来了。虽然还是大秦的臣子,但估计真要在安南做一段时间的官。
李定宸虽然看中了安南的土地,但也不是不由分说就要派兵去夺的意思。本来是打算派遣使臣,两国修好之后再从长计议,但如今有赵参谋作为中间人,安南王对他如此信任,要办成这件事倒是容易得多。
所以他很快提笔在奏折后写下批语,又另外手书了一封旨意,一并发还给赵浩,要求他推动安南国接受农事部的人入驻。
大秦以上国的名义出人出粮种出种植方法,帮助安南国开垦土地,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增产增收,这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安南王黎泰存听赵浩一说,便立刻点头应承。
“若当真能种出更多粮食,使我安南百姓人人都可饱腹,便是天大的恩情了。”他将文武官员召集过来宣布此事时,不由感慨,“此乃上国皇帝陛下的恩典,我等岂可不念?”
但安南国中也不是人人都如他这般傻白甜,虽然依附于阮氏的人都被抓起来了,但留下来的这些人中,也颇有明见之人。
他们又没有被吓破了胆子只知道依附大秦,立刻就有人出列质疑此事,“人人都可饱腹,便是大秦也无法做到吧?真有这么好的事,必定敝帚自珍,岂会这么好心,要来帮扶我国?我王莫被他人蒙蔽才是。”
有一个人开口,其他人自是纷纷附和。言语之间,暗示大秦军队还在国中,军饷军备一应都是他们安南国支持,而今又要引进大秦的种植方式,只怕长此以往,安南国不存,会变成大秦的一部分。
这种阴谋论还挺有市场的,立刻引得不少人心生怀疑。
赵浩被他们气笑了,“诸位请放心,大秦军队还留在此间,不过是因为大王才刚刚回宫,担心再生事端罢了。若是大王首肯,士兵们也想赶着回去过中秋呢!”
这话他是咬着牙说的,因为皇帝能放心召回军队,是因为他一个人就取代了一支军队的坐拥,牢牢的楔在安南国中。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件事,自然比用军队威胁得来要好。
所以其他人都赶着回去过中秋,但他接下来几年的中秋,怕是都必须要在此过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