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青青麦穗_分卷阅读_238(2 / 2)
酿高粱酒西远本来就会,前两年没事儿琢磨出来的,还把初来莲花村的李二虎喝醉过,即使如今改为高粱秸秆,大体的思路是不变的,因此,再请来熟悉酿酒的师傅,协商一下就好。
这是第一步,确定种植甜高粱,然后酿酒。
但是,大燕国粮食金贵,不许随便用粮食酿酒,不过,可以打着用秸秆酿酒的旗号,叫西韦递个折子给上峰,看看能不能审批下来,以安庆穷到山穷水尽的这种状态来看,上边的官员,只要脑袋没有进水,就都会允诺。
除了甜高粱酿酒外,把菜放到一个框里,也不是万全之策,另外一个措施,就是种植甜菜。甜菜也适合盐碱地,并且含糖量贼高,是制糖的不二之选。
这是两项主要措施,要知道,酒也好糖也好,在北地以至整个大燕国,都是很贵的,尤其西远手里掌握的制酒方子,产出的高粱酒,度数比大燕国所有的酒,纯度度数都高,一定会大受欢迎,卖出去绝对不成为问题。
除了这两项主要措施,另外,西远还写信问了长朔,有没有药材适合盐碱地种植,长朔前两天回信里讲了,枸杞子、甘草、车前子、红花都可以,这些中药材可以作为辅助产业来发展,至于药材回收,他们家老三西阳早把小小的药铺发展成为北地最大的药材批发商了,所以,即使自家不亲自参与,介绍一两个药材商来收购还是不成问题的。
然后,还有那些没有开垦的荒草甸子,西远和西韦、师爷筹划,在上面逐年种植苜蓿,然后大力发展畜牧业。
有了大体的规划方向,剩下的就是如何实施。
要说,老百姓的思想都很保守,一时想要改变,不大容易,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必须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引导。
尽管有了这些心理准备,可是当派去建议大家种植这几种作物的差役都无功而返后,西韦仍然说不出的沮丧。
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他们现在辛辛苦苦起五更爬半夜,种植的粮食还吃不饱饭呢,要是听从你们的建议,种出的东西亩产反而更低,或者产量高,但是卖不出去可怎么办?谁家也不能天天靠吃甜杆儿和甜菜过活呀!
“想做点事咋就这么难!”西韦气得狠狠地踹了桌子一下,桌子上大妮刚给端来的茶水泼泼洒洒溢了出来。不怪西韦急躁,眼瞅着开始春播了,如果农民已经把种子种到地里,就很难改换了,总不能让人家毁茬重种吧!
“万事开头难啊!”师爷叹了口气,他们是新来的,还没有干出啥业绩来在民间树立良好的威望,难怪百姓不信任。
“要是有些人带头就好了,人都有个从众心理,话说回来,即使今年跟的人少,等秋天看见那些种的人得了利,明年就好办了。”卫成沉思道。他虽然主要负责房屋的建造,这边的事,西远也没忘拉着他来跟着出主意,所以对于整个过程都很了解。
“是啊,涉及到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不怪老百姓不敢轻举妄动。不过,成子刚才说的对,是需要一些人来挑个头,这样事情才能好办。”西远想了想道,本以为这么好的法子,跟大家讲清楚了,不说能够一呼百应,也应该从善如流吧,结果,连一家同意跟着领导的政策走的都没有,不光西韦沮丧,连西远都有些灰心了,不过为了弟弟,他还是要打起精神来。
“就是啊,咱家那时候养鸭鹅,种草药,咱村的人不也是瞧咱家挣钱了,才跟着学的嘛。”卫成道,他这样讲,主要不想西韦西远太着急,说白了,对于安庆人能不能改善经济状况,卫成并不那么上心,他最关心的还是自家人好不好,生怕把心上人和最亲的弟弟,急个好歹。
“对啊,小韦,咱们莲花村也不是一下子就变好的,也是一点一点到今天这样的。”西远劝解弟弟道。那一点一点可不是一般的一点,而是他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润物细无声的将莲花村乃至彦绥变成了今天这般模样。
“嗯,哥,我们一开始太心急了,看来做事情的确急不得,要一步一步来。”西韦也意识到了,想到这里,急躁的心情冷静了下来。
饶是如此,西韦的嘴没到一天就起了一圈儿燎泡,把西远给心疼的。
一边派人接着下去宣传,鼓励百姓种植这几种作物,一边写信给家里,他要用银子。西远决定了,既然你们不种,那么好了,我们自家来种,树立出个榜样来,你们总会跟着了吧?
光自家还不够,西远又拉了彦绥的两大有钱户,一个是郑轩,他们家自来家底深厚,在安庆买个几百亩田应该不成问题。一个当然跑不了孙叶这个大财主,尽管人家现在主要在京城发展了,西远也坚决没放过他。 ↑返回顶部↑
这是第一步,确定种植甜高粱,然后酿酒。
但是,大燕国粮食金贵,不许随便用粮食酿酒,不过,可以打着用秸秆酿酒的旗号,叫西韦递个折子给上峰,看看能不能审批下来,以安庆穷到山穷水尽的这种状态来看,上边的官员,只要脑袋没有进水,就都会允诺。
除了甜高粱酿酒外,把菜放到一个框里,也不是万全之策,另外一个措施,就是种植甜菜。甜菜也适合盐碱地,并且含糖量贼高,是制糖的不二之选。
这是两项主要措施,要知道,酒也好糖也好,在北地以至整个大燕国,都是很贵的,尤其西远手里掌握的制酒方子,产出的高粱酒,度数比大燕国所有的酒,纯度度数都高,一定会大受欢迎,卖出去绝对不成为问题。
除了这两项主要措施,另外,西远还写信问了长朔,有没有药材适合盐碱地种植,长朔前两天回信里讲了,枸杞子、甘草、车前子、红花都可以,这些中药材可以作为辅助产业来发展,至于药材回收,他们家老三西阳早把小小的药铺发展成为北地最大的药材批发商了,所以,即使自家不亲自参与,介绍一两个药材商来收购还是不成问题的。
然后,还有那些没有开垦的荒草甸子,西远和西韦、师爷筹划,在上面逐年种植苜蓿,然后大力发展畜牧业。
有了大体的规划方向,剩下的就是如何实施。
要说,老百姓的思想都很保守,一时想要改变,不大容易,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必须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引导。
尽管有了这些心理准备,可是当派去建议大家种植这几种作物的差役都无功而返后,西韦仍然说不出的沮丧。
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他们现在辛辛苦苦起五更爬半夜,种植的粮食还吃不饱饭呢,要是听从你们的建议,种出的东西亩产反而更低,或者产量高,但是卖不出去可怎么办?谁家也不能天天靠吃甜杆儿和甜菜过活呀!
“想做点事咋就这么难!”西韦气得狠狠地踹了桌子一下,桌子上大妮刚给端来的茶水泼泼洒洒溢了出来。不怪西韦急躁,眼瞅着开始春播了,如果农民已经把种子种到地里,就很难改换了,总不能让人家毁茬重种吧!
“万事开头难啊!”师爷叹了口气,他们是新来的,还没有干出啥业绩来在民间树立良好的威望,难怪百姓不信任。
“要是有些人带头就好了,人都有个从众心理,话说回来,即使今年跟的人少,等秋天看见那些种的人得了利,明年就好办了。”卫成沉思道。他虽然主要负责房屋的建造,这边的事,西远也没忘拉着他来跟着出主意,所以对于整个过程都很了解。
“是啊,涉及到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不怪老百姓不敢轻举妄动。不过,成子刚才说的对,是需要一些人来挑个头,这样事情才能好办。”西远想了想道,本以为这么好的法子,跟大家讲清楚了,不说能够一呼百应,也应该从善如流吧,结果,连一家同意跟着领导的政策走的都没有,不光西韦沮丧,连西远都有些灰心了,不过为了弟弟,他还是要打起精神来。
“就是啊,咱家那时候养鸭鹅,种草药,咱村的人不也是瞧咱家挣钱了,才跟着学的嘛。”卫成道,他这样讲,主要不想西韦西远太着急,说白了,对于安庆人能不能改善经济状况,卫成并不那么上心,他最关心的还是自家人好不好,生怕把心上人和最亲的弟弟,急个好歹。
“对啊,小韦,咱们莲花村也不是一下子就变好的,也是一点一点到今天这样的。”西远劝解弟弟道。那一点一点可不是一般的一点,而是他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润物细无声的将莲花村乃至彦绥变成了今天这般模样。
“嗯,哥,我们一开始太心急了,看来做事情的确急不得,要一步一步来。”西韦也意识到了,想到这里,急躁的心情冷静了下来。
饶是如此,西韦的嘴没到一天就起了一圈儿燎泡,把西远给心疼的。
一边派人接着下去宣传,鼓励百姓种植这几种作物,一边写信给家里,他要用银子。西远决定了,既然你们不种,那么好了,我们自家来种,树立出个榜样来,你们总会跟着了吧?
光自家还不够,西远又拉了彦绥的两大有钱户,一个是郑轩,他们家自来家底深厚,在安庆买个几百亩田应该不成问题。一个当然跑不了孙叶这个大财主,尽管人家现在主要在京城发展了,西远也坚决没放过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