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宫堂_分卷阅读_227(1 / 2)
再说了,当官是那么容易吗?是埋头干事就能干出来的吗?每天那么多应酬,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得打点清楚了,一件事才做的玩,以为那么容易吗?
如果在面对他们的时候都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还能指望这些官员以后在处理政事的时候,面对其他人能说出话来。
凌蔚果然是个聪明人,怪不得能取得比别人更高的成就。
经过笔试和几轮面试,出现在皇帝陛下面前的都是不但具有真才实学,还有拥有一定实战战绩,并且情商不错抗压能力也不错的人。
皇帝陛下非常满意。
觉得哪个都是人才。
“瑾堂啊,你看怎么分?”皇帝陛下高兴道。
凌蔚摸摸鼻子:“请陛下定夺。臣主持了第一轮面试,不能参与后几轮,这对他们不公平。”
不要在这时候让我又引人注目好吗!
但皇帝陛下此时并没有和凌蔚心有灵犀,他很高兴的和凌蔚以及几位辅政大臣商量了许久,最后进入面试的五个人都瓜分完毕。
有进军队的,有进六部的,有去衙门的,总而言之,都高升了。
这五位有的本身在地方上还是有较高的官职——有能力又有手腕的人,成就本来就不小。有的则是实在没背景,只当了个地方小官。
突然高升,简直心脏都快被吓出问题了。
这第一批因为别出声面的公务员考试录取的人,之后在黎膺朝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本上组成了黎膺中央朝堂的骨架部分。
其中很多人现在都很年轻,大部分人都延续到了下一任皇帝。那时候他们的资历也够了,成为了下届皇帝朝堂的中流砥柱。
在史书上,这一次考试,这一批人,被大书特书。他们其中除了走歪路的、倒霉早亡的,基本上都政绩斐然。因为皇帝陛下的年号为“丰源”,因此这一批人被史书成为“丰源众贤”,开启了大晏朝、整个华夏历史上大盛世的序幕。
从此,华夏作为最强的国家,鼎立在世界上,历经几百年不衰,最后成功完成了政体转型,继续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凌蔚作为倡导者,自然又被大书特书不说(这都习惯了),他也在这一批人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人,都是懂得感恩的。
他们其中许多人,如果没有凌蔚,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到京城当官。凌蔚,就是他们的大恩人。
而这大恩人若只是对自己有恩惠,估计就只是人情而已。但这大恩人并非出于私情,而是出于大公,让许许多多人得到了恩惠。
此时又恰逢世族倒台,没人敢跟皇帝陛下唱反调;朝中官位空虚,朝中大人们也急于找下属。不然凌蔚这官员选拔方式,其实是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肯定会遭到很大抵触,说不得还会和历朝历代的改革者一样,落得不怎么好的下场。
他也是狗屎运发作,恰好遇到这么个极好的时间,让这件事成了。
伺候许多年,因为朝中不缺人,所以不必再像这次一样,这么大规模的选拔官员。如此盛况,也再不得见。
不过此次考试的形势还是继承下来了。虽然没有中央大规模的考试,但是每个部门每年都会进人,在进人的时候都会进行笔试面试。在科举之后,除了前三甲有固定授官的官职之外,其他人都要经过进一步考试补缺,而不是跟之前一样,新科进士们随意或者根据关系大小,被随机分配。
总而言之,还是给后世官员选拔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很多年之后,大晏朝已经变成华夏国,公务员考试每年都会举行的时候,有历史学家发现,早在几百年前,咱华夏的祖先已经举行过一次了。那一次,正好开启了大晏朝的盛世和华夏的盛世。
这让人不得不叹息,祖宗的智慧真是惊人。不愧是咱们华夏人,无论古今,都是棒棒哒。
……当所有事都结束,官员们也到位的时候,凌蔚终于和黎膺和好如此。
然后第二天凌蔚就下不了床了。 ↑返回顶部↑
如果在面对他们的时候都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还能指望这些官员以后在处理政事的时候,面对其他人能说出话来。
凌蔚果然是个聪明人,怪不得能取得比别人更高的成就。
经过笔试和几轮面试,出现在皇帝陛下面前的都是不但具有真才实学,还有拥有一定实战战绩,并且情商不错抗压能力也不错的人。
皇帝陛下非常满意。
觉得哪个都是人才。
“瑾堂啊,你看怎么分?”皇帝陛下高兴道。
凌蔚摸摸鼻子:“请陛下定夺。臣主持了第一轮面试,不能参与后几轮,这对他们不公平。”
不要在这时候让我又引人注目好吗!
但皇帝陛下此时并没有和凌蔚心有灵犀,他很高兴的和凌蔚以及几位辅政大臣商量了许久,最后进入面试的五个人都瓜分完毕。
有进军队的,有进六部的,有去衙门的,总而言之,都高升了。
这五位有的本身在地方上还是有较高的官职——有能力又有手腕的人,成就本来就不小。有的则是实在没背景,只当了个地方小官。
突然高升,简直心脏都快被吓出问题了。
这第一批因为别出声面的公务员考试录取的人,之后在黎膺朝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本上组成了黎膺中央朝堂的骨架部分。
其中很多人现在都很年轻,大部分人都延续到了下一任皇帝。那时候他们的资历也够了,成为了下届皇帝朝堂的中流砥柱。
在史书上,这一次考试,这一批人,被大书特书。他们其中除了走歪路的、倒霉早亡的,基本上都政绩斐然。因为皇帝陛下的年号为“丰源”,因此这一批人被史书成为“丰源众贤”,开启了大晏朝、整个华夏历史上大盛世的序幕。
从此,华夏作为最强的国家,鼎立在世界上,历经几百年不衰,最后成功完成了政体转型,继续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凌蔚作为倡导者,自然又被大书特书不说(这都习惯了),他也在这一批人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人,都是懂得感恩的。
他们其中许多人,如果没有凌蔚,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到京城当官。凌蔚,就是他们的大恩人。
而这大恩人若只是对自己有恩惠,估计就只是人情而已。但这大恩人并非出于私情,而是出于大公,让许许多多人得到了恩惠。
此时又恰逢世族倒台,没人敢跟皇帝陛下唱反调;朝中官位空虚,朝中大人们也急于找下属。不然凌蔚这官员选拔方式,其实是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肯定会遭到很大抵触,说不得还会和历朝历代的改革者一样,落得不怎么好的下场。
他也是狗屎运发作,恰好遇到这么个极好的时间,让这件事成了。
伺候许多年,因为朝中不缺人,所以不必再像这次一样,这么大规模的选拔官员。如此盛况,也再不得见。
不过此次考试的形势还是继承下来了。虽然没有中央大规模的考试,但是每个部门每年都会进人,在进人的时候都会进行笔试面试。在科举之后,除了前三甲有固定授官的官职之外,其他人都要经过进一步考试补缺,而不是跟之前一样,新科进士们随意或者根据关系大小,被随机分配。
总而言之,还是给后世官员选拔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很多年之后,大晏朝已经变成华夏国,公务员考试每年都会举行的时候,有历史学家发现,早在几百年前,咱华夏的祖先已经举行过一次了。那一次,正好开启了大晏朝的盛世和华夏的盛世。
这让人不得不叹息,祖宗的智慧真是惊人。不愧是咱们华夏人,无论古今,都是棒棒哒。
……当所有事都结束,官员们也到位的时候,凌蔚终于和黎膺和好如此。
然后第二天凌蔚就下不了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