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作者:蔡某人)_分卷阅读_131(2 / 4)
晏清源笑笑,耐人寻味地开吟咏起来:“谁家女子能行步,反著裌褝后裙露,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媪。”
又直白又炽辣,果然,把归菀听得脸上一红,晏清源已经接口笑她:“比你那回要做木屐时唱的‘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丝两头系’如何呀?”
他往后一靠,闲闲地瞧着归菀,见她脸上红晕一时半刻散不去,愈发觉得可怜可爱,难免心猿意马,想要把人抱到怀中,忽听外头响起一道声音:
“大将军,穆将军遣信使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赏格引用的是高澄喊话王思政原文,将士们的歌谣引自北朝民歌《企喻歌辞》,晏清源所唱,出自《捉搦歌》。
第159章 念奴娇(28)
人进来时,归菀也转移了注意力,见这人给晏清源郑重恭敬递上了一个包裹,十分好奇,听这人说:
“报!两淮二十三州,已经有七八州投诚,穆将军说了,再给他小半载年时间,两淮就能全部收入囊中,请大将军稍安勿躁!”
念及穆孚当日打玉壁城时的英勇机敏,又听此言,晏清源面上十分激赏,哈哈大笑,解了包裹:
“我自然不急,唔,这是什么东西?”
话说着,一尊印玺显露出来,晏清源脸色微变,忙命归菀掌灯过来,势必要瞧个清楚:
印玺方圆四寸,上头绞着五条腾云驾雾盘龙,由和氏璧所雕,刻有八个篆字,一入目,晏清源嘴角随即轻轻一扬,一字一顿念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听得归菀手中一抖,险些把烛泪滴到那上头去,晏清源似无察觉,双目寒星似的直闪,他爱不释手的在那龙身上游走起来,摩挲不住,眼睛里是归菀从未见过的不可名状的光芒,而他,很快只是微微一笑,问道:
“传国玉玺,怎么会辗转至穆孚手中?”
这人机灵如许,对印玺来历如数家珍:
“晋祚终后,玉玺落到匈奴人刘聪手里,刘聪败,归于石勒,晋永和年间,濮阳太守戴僧施得到玉玺,送到建康,历经宋、齐、梁三代,本在梁武帝座上,听闻柏宫将武帝饿死台城,窃取了玉玺,如今,他四面受敌,玉玺被部将偷去悄悄献给了穆将军,以求大将军从轻发落,不计前嫌。”
晏清源目光陡得一作犀利,手不离玺,哈哈讥讽大笑:“那他要气死了,兵未败,但天命注定不在他。”
信使亦是振奋,随口接道:“那是因为天命在大将军一身!”
来时,已经得知颍川大捷,撞上的是庆功宴,这个时候,眉宇间也尽作激荡之色,若在平时,晏清源对这样的拍马溜须毫无兴致,此刻,却沉声一笑:
“不错,天命在我,我必身受。”
说完,又问几句建康的形势,这才听了件奇闻,太子萧纲,在台城陷落之后,已作俘虏,在柏宫大肆屠戮作践时,把自己的八万卷藏书一把火烧光了。
闻言,晏清源也是动容,原本挺秀的眉峰一下挑了起来,沉吟片刻,低声自语:
“八万卷书,要烧,也得半边天都烧透了。”
信使一想穆孚身边主薄所感慨的那一通话,此刻,给学了出来:“坊间流传,萧纲焚书时,说了句‘文武之道,今夜尽矣’,引得全城士人痛哭不已。”
话音刚落,就听见一旁倒跟着泄出丝哭腔,极为短促,断在了半路,信使满腹狐疑朝归菀这么一望,晏清源见状,吩咐道:
“辛苦了,想必穆将军不止遣你一人独来,带人先去用饭歇息罢。”
人走后,归菀踉跄退几步,跌坐到了榻上,她眼圈泛红,怔怔瞧着一豆灯火脸上笼了层薄戚,一时间,悲从中来,恍如隔世:陛下被饿死了,太子成了柏宫傀儡,而故国最引以为傲的衣冠礼乐,文明典籍,旦夕间,斯文尽丧,一把大火了结于世,这又是何其荒诞呢?
晏清源看着她,半日不语,等归菀自己把眼泪一抹,替她递了帕子,语气放得温和:
“这个太子,我记得是前昭明太子故去后再立的三皇子,是不是?” ↑返回顶部↑
又直白又炽辣,果然,把归菀听得脸上一红,晏清源已经接口笑她:“比你那回要做木屐时唱的‘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丝两头系’如何呀?”
他往后一靠,闲闲地瞧着归菀,见她脸上红晕一时半刻散不去,愈发觉得可怜可爱,难免心猿意马,想要把人抱到怀中,忽听外头响起一道声音:
“大将军,穆将军遣信使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赏格引用的是高澄喊话王思政原文,将士们的歌谣引自北朝民歌《企喻歌辞》,晏清源所唱,出自《捉搦歌》。
第159章 念奴娇(28)
人进来时,归菀也转移了注意力,见这人给晏清源郑重恭敬递上了一个包裹,十分好奇,听这人说:
“报!两淮二十三州,已经有七八州投诚,穆将军说了,再给他小半载年时间,两淮就能全部收入囊中,请大将军稍安勿躁!”
念及穆孚当日打玉壁城时的英勇机敏,又听此言,晏清源面上十分激赏,哈哈大笑,解了包裹:
“我自然不急,唔,这是什么东西?”
话说着,一尊印玺显露出来,晏清源脸色微变,忙命归菀掌灯过来,势必要瞧个清楚:
印玺方圆四寸,上头绞着五条腾云驾雾盘龙,由和氏璧所雕,刻有八个篆字,一入目,晏清源嘴角随即轻轻一扬,一字一顿念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听得归菀手中一抖,险些把烛泪滴到那上头去,晏清源似无察觉,双目寒星似的直闪,他爱不释手的在那龙身上游走起来,摩挲不住,眼睛里是归菀从未见过的不可名状的光芒,而他,很快只是微微一笑,问道:
“传国玉玺,怎么会辗转至穆孚手中?”
这人机灵如许,对印玺来历如数家珍:
“晋祚终后,玉玺落到匈奴人刘聪手里,刘聪败,归于石勒,晋永和年间,濮阳太守戴僧施得到玉玺,送到建康,历经宋、齐、梁三代,本在梁武帝座上,听闻柏宫将武帝饿死台城,窃取了玉玺,如今,他四面受敌,玉玺被部将偷去悄悄献给了穆将军,以求大将军从轻发落,不计前嫌。”
晏清源目光陡得一作犀利,手不离玺,哈哈讥讽大笑:“那他要气死了,兵未败,但天命注定不在他。”
信使亦是振奋,随口接道:“那是因为天命在大将军一身!”
来时,已经得知颍川大捷,撞上的是庆功宴,这个时候,眉宇间也尽作激荡之色,若在平时,晏清源对这样的拍马溜须毫无兴致,此刻,却沉声一笑:
“不错,天命在我,我必身受。”
说完,又问几句建康的形势,这才听了件奇闻,太子萧纲,在台城陷落之后,已作俘虏,在柏宫大肆屠戮作践时,把自己的八万卷藏书一把火烧光了。
闻言,晏清源也是动容,原本挺秀的眉峰一下挑了起来,沉吟片刻,低声自语:
“八万卷书,要烧,也得半边天都烧透了。”
信使一想穆孚身边主薄所感慨的那一通话,此刻,给学了出来:“坊间流传,萧纲焚书时,说了句‘文武之道,今夜尽矣’,引得全城士人痛哭不已。”
话音刚落,就听见一旁倒跟着泄出丝哭腔,极为短促,断在了半路,信使满腹狐疑朝归菀这么一望,晏清源见状,吩咐道:
“辛苦了,想必穆将军不止遣你一人独来,带人先去用饭歇息罢。”
人走后,归菀踉跄退几步,跌坐到了榻上,她眼圈泛红,怔怔瞧着一豆灯火脸上笼了层薄戚,一时间,悲从中来,恍如隔世:陛下被饿死了,太子成了柏宫傀儡,而故国最引以为傲的衣冠礼乐,文明典籍,旦夕间,斯文尽丧,一把大火了结于世,这又是何其荒诞呢?
晏清源看着她,半日不语,等归菀自己把眼泪一抹,替她递了帕子,语气放得温和:
“这个太子,我记得是前昭明太子故去后再立的三皇子,是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