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专属锦衣卫(重生)_分卷阅读_49(1 / 4)
隔壁的刑房空空荡荡,仅有刑椅上坐着的李祥一人。他身上未戴刑具,只脚下简单一副铁镣连在刑椅脚上。
包铁的房门被打开,发出咯吱吱地一串令人牙酸的响声。李祥抬起头望过去,见到来的是徐显炀,他颓靡无神的双目闪出了些微的光芒。
“志欣可好些了?”李祥问。
徐显炀微微摇头:“还是随时都有性命之忧。”
李祥目中的光芒又暗了下去,满脸尽是愁苦之色。
徐显炀拉过一把椅子坐到他对面:“说说吧,你都知道些什么。”
李祥无力地叹了口气:“我倒真盼着自己多知道点事儿来告诉你,也好多偿一点自己的罪孽,可惜……”
徐显炀原本也没指望李祥能供出多少有用的讯息,他倒戈时日尚短,对方不可能让他知道太多内情。
那三个潜伏李祥家的杀手倒是够硬气,直至被酷刑折磨得半死不活,才有两人勉强招供。
“……那三人都是城外山里的贼寇出身,拿了人家的银子就替人家忠心办事,还空讲义气,不愿出卖雇主,实际却是根本对雇主所知不多的小卒子罢了。”
徐显炀拿到了供词,就赶到诚王府,当着杨蓁的面将细节都报知了诚王。
“是以眼下只知道了这么多,并无多点进展。”
他十分沮丧,折腾了偌大一圈,连卓志欣的命都险些搭进去,李祥也下了狱,自己等于被人家削了臂膀,却根本没掌握对方多点讯息,实在是令他没办法不沮丧。
杨蓁掖着手站在诚王侧后并不插口,诚王坐在太师椅上,听着他的话,又随意翻了几下手中的供词,脸上神情却是颇为轻松:“听蓁蓁说,你们原来从一匹贿赂杀手的缎子,已查到了宁守阳管家的头上?”
徐显炀道:“正是,只是此事尚无真凭实据。”
“还需要什么真凭实据?”诚王站起身,缓缓踱来他面前,“你刚也说了,那李祥招供说,与他联络的几个人都操保定府的口音,宁守阳就是保定人,他的亲信管家孙良很可能也是保定人,这供词里还提及,李祥说原先卓志欣就是派那卢刚去盯梢孙良,许多时日以来没有进展,很可能正是因为卢刚与孙良早成了一路。这许多的线索都指向了宁守阳,你还嫌没有进展,还要等真凭实据?”
徐显炀讶然道:“可是……王爷真觉得宁守阳有着嫌疑?他是帝师,深受今上敬爱,今上几乎已是对他言听计从,他又有何动机要对今上不利?”
此前杨蓁已将那个奸党一系可能有心谋害皇上、扶保诚王上位的猜想告知了他。徐显炀也觉得这猜想十分可信,但是,若说宁守阳是个隐藏甚深的奸党头领,还有心弑君叛逆,却显得不合道理。
皇帝又没有像对泾阳党那样,将宁守阳逼上绝路。身为一个被皇帝尊敬爱戴的人,有何必要把现任皇帝杀了,换一个没那么尊敬爱戴他的人上位?
诚王露出讽笑:“言听计从么?怕也未必。蓁蓁还不了解宁守阳是何许人吧?”
瞥见杨蓁面现迷茫,他便像大哥哥给小妹妹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宁守阳曾接连为我父皇与皇兄担任詹事府试讲,现在的官职是兵部右侍郎,因前两年兵部尚书常需亲赴山海关视师,便由宁守阳暂领兵部事。
他本人极好兵事,曾针对近年来的辽东战略提出过许多主张,早有参与兵事、执掌辽东的心意。耿德昌获罪之后,他还曾自请担任辽东经略,主持收复辽东事宜。但皇兄一直犹疑,没有采纳过他的主意。”
诚王微微眯起双目,神色有些复杂,“皇兄对宁守阳本人确实尊敬有加,但他人不糊涂,公事私事分得清明,只因对宁守阳所提修建辽东防线的计划存有疑虑,担忧花销过大,国库无力负担,才一直没有准奏。宁守阳的辽东抱负也便拖了许久不得实现,一直为此郁郁不止。”
见到徐显炀与杨蓁双双露出恍然之色,诚王淡笑道:“你们也明白了吧,宁守阳不一定是泾阳党,但与泾阳党人确有相似之处。泾阳党人不论面上做些何样勾当,却都以忠臣自居,而且,是真心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国为民,认为谁挡了他们的道,谁就是逆天而行,谁就该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倘若宁守阳也有类似主张,看着辽东近年来的各样乱象,他势必会认为就是皇兄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没去让他一展抱负,才导致了如今的结局,认为皇兄已然成了他为国为民做好事的绊脚石,有心将其一脚踢开,就是可能的。”
“所以说,宁守阳有着与泾阳党合谋弑君的动机?”徐显炀的语气中仍有存疑。弑君不是小事,光凭这点推测似乎还不好确定宁守阳的嫌疑。
“其实最关键的证据,”诚王面露自嘲之色,“还要说起去年,宁守阳曾经先后三次与我会谈,一次是入宫觐见之时,两次是偶遇……自然,现在看来都不是偶遇。三次会谈,他说起他的辽东策略头头是道,我听得几乎入迷,表示对他十分赞赏支持,最终还对他解释,因着我的藩王身份,不好为国事向皇兄进言,实为一大憾事。”
杨蓁与徐显炀俱是面色凛然。
诚王含笑看看他们:“这下已然可以确信蓁蓁的猜测为真了吧?泾阳党人如今处境艰难,想要翻身极难办到,急需拉拢到一个重要盟友替他们挑起大梁。而宁守阳,他就是探明了我的口风,觉得扶我上位更利于他施展抱负——其实就是为了谋权,便决定携手泾阳党人,准备弑君谋逆。
他与泾阳党,是各取所需!” ↑返回顶部↑
包铁的房门被打开,发出咯吱吱地一串令人牙酸的响声。李祥抬起头望过去,见到来的是徐显炀,他颓靡无神的双目闪出了些微的光芒。
“志欣可好些了?”李祥问。
徐显炀微微摇头:“还是随时都有性命之忧。”
李祥目中的光芒又暗了下去,满脸尽是愁苦之色。
徐显炀拉过一把椅子坐到他对面:“说说吧,你都知道些什么。”
李祥无力地叹了口气:“我倒真盼着自己多知道点事儿来告诉你,也好多偿一点自己的罪孽,可惜……”
徐显炀原本也没指望李祥能供出多少有用的讯息,他倒戈时日尚短,对方不可能让他知道太多内情。
那三个潜伏李祥家的杀手倒是够硬气,直至被酷刑折磨得半死不活,才有两人勉强招供。
“……那三人都是城外山里的贼寇出身,拿了人家的银子就替人家忠心办事,还空讲义气,不愿出卖雇主,实际却是根本对雇主所知不多的小卒子罢了。”
徐显炀拿到了供词,就赶到诚王府,当着杨蓁的面将细节都报知了诚王。
“是以眼下只知道了这么多,并无多点进展。”
他十分沮丧,折腾了偌大一圈,连卓志欣的命都险些搭进去,李祥也下了狱,自己等于被人家削了臂膀,却根本没掌握对方多点讯息,实在是令他没办法不沮丧。
杨蓁掖着手站在诚王侧后并不插口,诚王坐在太师椅上,听着他的话,又随意翻了几下手中的供词,脸上神情却是颇为轻松:“听蓁蓁说,你们原来从一匹贿赂杀手的缎子,已查到了宁守阳管家的头上?”
徐显炀道:“正是,只是此事尚无真凭实据。”
“还需要什么真凭实据?”诚王站起身,缓缓踱来他面前,“你刚也说了,那李祥招供说,与他联络的几个人都操保定府的口音,宁守阳就是保定人,他的亲信管家孙良很可能也是保定人,这供词里还提及,李祥说原先卓志欣就是派那卢刚去盯梢孙良,许多时日以来没有进展,很可能正是因为卢刚与孙良早成了一路。这许多的线索都指向了宁守阳,你还嫌没有进展,还要等真凭实据?”
徐显炀讶然道:“可是……王爷真觉得宁守阳有着嫌疑?他是帝师,深受今上敬爱,今上几乎已是对他言听计从,他又有何动机要对今上不利?”
此前杨蓁已将那个奸党一系可能有心谋害皇上、扶保诚王上位的猜想告知了他。徐显炀也觉得这猜想十分可信,但是,若说宁守阳是个隐藏甚深的奸党头领,还有心弑君叛逆,却显得不合道理。
皇帝又没有像对泾阳党那样,将宁守阳逼上绝路。身为一个被皇帝尊敬爱戴的人,有何必要把现任皇帝杀了,换一个没那么尊敬爱戴他的人上位?
诚王露出讽笑:“言听计从么?怕也未必。蓁蓁还不了解宁守阳是何许人吧?”
瞥见杨蓁面现迷茫,他便像大哥哥给小妹妹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宁守阳曾接连为我父皇与皇兄担任詹事府试讲,现在的官职是兵部右侍郎,因前两年兵部尚书常需亲赴山海关视师,便由宁守阳暂领兵部事。
他本人极好兵事,曾针对近年来的辽东战略提出过许多主张,早有参与兵事、执掌辽东的心意。耿德昌获罪之后,他还曾自请担任辽东经略,主持收复辽东事宜。但皇兄一直犹疑,没有采纳过他的主意。”
诚王微微眯起双目,神色有些复杂,“皇兄对宁守阳本人确实尊敬有加,但他人不糊涂,公事私事分得清明,只因对宁守阳所提修建辽东防线的计划存有疑虑,担忧花销过大,国库无力负担,才一直没有准奏。宁守阳的辽东抱负也便拖了许久不得实现,一直为此郁郁不止。”
见到徐显炀与杨蓁双双露出恍然之色,诚王淡笑道:“你们也明白了吧,宁守阳不一定是泾阳党,但与泾阳党人确有相似之处。泾阳党人不论面上做些何样勾当,却都以忠臣自居,而且,是真心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国为民,认为谁挡了他们的道,谁就是逆天而行,谁就该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倘若宁守阳也有类似主张,看着辽东近年来的各样乱象,他势必会认为就是皇兄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没去让他一展抱负,才导致了如今的结局,认为皇兄已然成了他为国为民做好事的绊脚石,有心将其一脚踢开,就是可能的。”
“所以说,宁守阳有着与泾阳党合谋弑君的动机?”徐显炀的语气中仍有存疑。弑君不是小事,光凭这点推测似乎还不好确定宁守阳的嫌疑。
“其实最关键的证据,”诚王面露自嘲之色,“还要说起去年,宁守阳曾经先后三次与我会谈,一次是入宫觐见之时,两次是偶遇……自然,现在看来都不是偶遇。三次会谈,他说起他的辽东策略头头是道,我听得几乎入迷,表示对他十分赞赏支持,最终还对他解释,因着我的藩王身份,不好为国事向皇兄进言,实为一大憾事。”
杨蓁与徐显炀俱是面色凛然。
诚王含笑看看他们:“这下已然可以确信蓁蓁的猜测为真了吧?泾阳党人如今处境艰难,想要翻身极难办到,急需拉拢到一个重要盟友替他们挑起大梁。而宁守阳,他就是探明了我的口风,觉得扶我上位更利于他施展抱负——其实就是为了谋权,便决定携手泾阳党人,准备弑君谋逆。
他与泾阳党,是各取所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