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刀锋(出书版)_分卷阅读_65(1 / 4)
第二章 英雄路远
曾经的末路英雄黄袍加身。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登上天子之位的郭威感受到的却是更多的无奈。那条梦想之路,很快将交给他的儿子柴荣继续前行。而那个无畏的年轻人决定用一场大胜来作为自己的加冕之礼。
6 梦想与现实
梦想很美好,但往往遥不可及。虽然郭威做梦也想光复燕云十六州,统一天下,重现盛世,但他不得不首先面对一个个迎面逼来的威胁。
被废黜的刘赟不久被宋州节度使李洪义毒死。同日,刘崇在太原宣布自立为帝,公开与郭威摊牌。刘崇占有十二州之地,尽揽河东精锐,兵马强盛。由于其沿用汉的国号,为与后汉区别,史称“北汉”。接着,刘赟的老部下巩廷美、杨温在徐州起兵,与北汉政权遥相呼应。而嗅到了血腥味的辽军则在边境频繁异动,大有乘虚而入之势。
龙椅都还没坐热,郭威便立马遭到了三个方向的夹击。更令他担心的是,自己是靠“黄袍加身”才抢来的帝位,言不正名不顺,如何能让天下诚服?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郭威决定先从自己的姓氏入手。他想起了关于自己姓氏的那个遥远的传说。郭姓的受姓始祖据说是周武王之叔姬叔。当年姬叔受封于东虢,号“虢公”,因“虢”、“郭”音同,姬叔的后代渐渐以郭为姓。郭威展眉大笑,这是一个绝好的理由,周代宗室的子孙,虢叔的后裔,谁还敢说我没有皇族血统,谁还能质疑我的皇帝身份?郭威立即下诏:“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后,国号宜曰周。”同时,改年号为广顺。为了和两千年前那个延续了八百年的周王朝区别,郭威的这个新王朝被史学家们称为“后周”。
郭威深知,要让天下诚服,仅以这种牵强附会的方式解决身份合法性的问题还远远不够,比这更重要的是凝聚人心。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原王朝危机重重,病入膏肓,他必须从最细微的地方做起,把这个乱世挥霍掉的人心重新凝聚起来。
后梁以来,为了强化统治,朝廷实行的都是严刑峻法。后唐、后晋,刑法越来越严酷,直到后汉达到了顶峰。后汉刑律甚至规定,盗窃钱一文以上的都处以死刑,更荒唐的是,不论强奸、通奸,男女一律处死。还有人很多犯了点小罪,动辄便遭到满门抄斩。战火蹂躏下的中原,早已奄奄一息,哪里还经得起这样的高压和折腾。登基伊始,郭威便宣布大赦天下。同时改变刑律,犯有盗窃罪和强奸罪的,一律按照后晋天福元年以前的条文处理;罪人不犯谋反罪的,不得株连家族,不得没收家产。
不久,郭威又下诏撤销早已让百姓恨之入骨的“营田”。所谓“营田”,是唐朝末年的一项发明。当时各州驻扎军队,霸占了大量荒田。于是朝廷设置营田,招募农民耕种,让他们交纳租税,实际上让军队成了各地的大地主。军队外出打仗,往往劫掠到许多耕牛,为了最大限度的榨取利益,把抢来的牛租给农民,自己坐收租金。谁知几十年过去了,耕牛早已死去,租金却没人取消,农民深受其苦。郭威深知其中弊端,于是一纸诏书下令各地营田统统撤销,把田地、农具全部无偿赐给农民。消息一出,中原百姓一片欢腾。有人觉得可惜,对郭威说:“现在国库空虚,不如选营田中肥沃富饶卖掉,至少可得钱数十万。”郭威只微微一笑:“利在于民,犹在国也,我要这些钱来又有什么用!”
郭威懂得那个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少有人去践行的道理:藏富于民。
过了没几天,郭威再次下诏,言辞恳切。郭威说:“朕起於寒徽,备尝艰苦,遭时丧乱,一旦为帝王,岂敢厚自奉养以病下民乎!”他宣布从前以赋税名义进贡皇家的贡品,全部取消。当着大臣们的面,郭威将皇宫中数十件珠宝玉器在厅堂上砸了个粉碎,宣布各种珍宝今后不得再进入宫廷。在他的带动下,后周朝廷上下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节俭之风。大将王峻在此次郭威夺权过程中立下大功,郭威上位后要将前朝宰相苏逢吉的私宅赏赐给他,王峻坚辞不受。
后周新皇帝的诏书一封接着一封。很快,郭威又下诏说:“朕生长军旅,不亲学问,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官有益国利民之术,各具封事以闻,咸宜直书其事,勿事辞藻。”此诏一出,朝堂内外,有识之士,无不热泪盈眶。郭威的意思直白而恳切:我是个文盲,不懂治理天下的道理,大家有什么利国利民的好办法,可直陈其事,不用讲究辞藻。在那个文辞浮华,空洞无物的骈文统治文坛的时代,在那个目不识丁,杀人如麻的武夫们伪装圣君的时代,郭威的务实与诚恳感动了许多人。
而对朝廷中的害群之马,郭威则毫不手软。后汉时期,皇亲国戚霸占了各方节度使的高位,为了制衡这些地方诸侯,朝廷不得不从军中派人到各地节度使身边任职。没想到这些人到了地方,个个自命不凡,专横跋扈,连节度使都难以管束。郭威一纸诏书,将这些人全部罢免。此令一出,各地节度使无不喜笑颜开。
这个乱世,确实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振臂一呼,大刀阔斧,斩出一派新风气。
不久,淮南发生饥荒。许多淮南饥民为了活命,不顾南唐与后周是敌国,偷渡淮河跑到后周地界来买粮食。郭威得知消息,特意下诏说:“淮南的百姓与中原的百姓都是天下的子民。如今淮南饥荒,各州、县渡口、粮铺不得禁止淮南百姓前来购粮。”而同样,当辽国境内的瀛州、莫州、幽州闹水灾之时,郭威立即下诏命有关州、县救济流民,一时之间,南北两面的流民纷纷移居中原,破败凋敝的中原一下子增民数十万,人气大增。
而随之而来的,是郭威与日俱增的威望。那些曾在心里偷偷嘲笑郭威的人惊讶地发现,这个刚刚通过很不厚道的方式登上皇位的人,已然表现出与之前的皇帝截然不同的见识与气度。
完成了内部的一系列初步革新,郭威腾出手来,应对外来的威胁。
河东、幽燕、徐州三方威胁,控制住河朔是关键。而河朔地区,黄河南岸的重镇澶州是龙眼之地。这里,郭威当然要让自己最信得过的人镇守。柴荣很快被授予镇宁节度使,移镇澶州。他不仅要拱卫京师,还要遥控河朔,监视徐州。接着,郭威又任命亲信王殷为邺都留守,镇抚河北,防备契丹。随后,郭威一纸诏书飞传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隰州(今山西省隰县),要求守将王晏、许迁严防北汉来袭。最后,郭威从敌人阵营最薄弱的一环下手,写信给徐州的巩廷美、杨温,要求其认清形势,放下包袱,早日投诚。
登基伊始,面对无处不在的危机,面对一团乱麻般的麻烦,郭威宛如一个高明的棋手,潇洒落子,从容应对。
不久,北汉军果然大举进攻晋州。早有准备的王晏紧门不出,坚守城池。北汉军统帅刘承钧下令全力猛攻。北汉士兵如蚂蚁般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晋州的城墙,突然战鼓震天,无数烧得滚烫的沸油从天而降。惨叫声响彻云天,北汉军狼奔豚突。没有让攻城者任何喘息,雨点般的火箭飞射而出,晋州城下变成了一片火海,北汉军伤亡惨重。吃了大亏的刘承钧又移师转攻隰州。隰州刺史许迁半路设伏,在长寿村大破北汉军队,斩杀敌先锋大将程筠。连遭闷棍的刘承钧无心再战,带着残兵败将退回太原。
而在徐州,因为郭威的劝降信,本来抱定死战决心的巩廷美、杨温面对突然出现的生机,变得畏手畏脚,心乱如麻。北汉军在晋州、隰州攻势受挫更让二人不敢乱动。二人还在犹豫不决时,郭威已经动手了。猛将王彦超率兵突然出现在徐州城下,宣称带来了皇帝的招安诏书。巩廷美、杨温又惊又疑,不敢开门。王彦超随即发动猛攻,军心已乱的徐州兵无力招架,很快城破,巩廷美、杨温被杀。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郭威稳坐开封,已然把威胁逐一消弭于无形。不过,他最大的心病仍然来自北方。令人不安的情报不断传来,各种迹象表明,辽人与北汉之间使者往来不绝,正在密集联络,大有联手攻击中原的态势。
对契丹人,郭威没有丝毫的好感。他更清楚,从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到现在的耶律阮,辽国皇族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南侵中原的念头。他比任何人都渴望跃马横刀,与契丹骑兵决一雌雄。但后周王朝刚刚建立,饱经战乱的中原急需休养生息。他现在需要时间,需要等待,更需要积蓄力量。他相信,只要再给他十年,中原王朝便能聚集起足够的力量,与辽人正面对决。到那时,一统天下,光复幽燕,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数年前在邢州,他只是一方军事统帅,要考虑的只是军事层面的问题。但现在,他是一朝天子,他要考虑的东西显然要多得多。无论从那方面考量,现在都不是和辽人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好时机。
几匹快马从开封城中奔驰而出,郭威的特使,时任尚书左丞的田敏带着他的亲笔书信奔往辽国。郭威的意图很明确,尽量稳住蠢蠢欲动的辽人,即使不能达成同盟,至少也要让这帮如狼似虎的家伙不要这么着急地进攻中原。很不幸的是,当田敏心急火燎地向北方疾驰之时,北汉的特使已经抢先一步进入了辽国境内。
左右逢源的辽人显然明白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河东一隅之地自然不如广阔富庶的中原那么有吸引力,与河东联合,共同掠取中原毫无疑问是辽人的首选。辽世宗耶律阮得意洋洋地告诉北汉的使者,郭威的特使已经来过了,而且愿意每年进贡钱十万缗。消息传回太原,大惊失色的刘崇急忙送上大批财宝珍玩,同时表示,河东愿意尊辽主为“叔父天授皇帝”,每年进贡钱二十万缗。刘崇这么识相让耶律阮非常受用,当即派人册命刘崇为“大汉神武皇帝”,并且约定共同出兵,对付郭威。
形势急速逆转,当郭威派出的第二批公关团队到达辽国后,辽人突然变脸,将后周特使团全部扣留。郭威知道,与辽人的一战已迫在眉睫。
而这一点,他的养子柴荣或许比他更清楚。一到澶州,柴荣便立马大刀阔斧,连施新政。澶州是中原重镇,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也正因为如此,这里饱经战乱,满目疮痍,奄奄一息。此情此情令柴荣倍感悲愤。反击强辽,光复幽云十六州固然是他梦寐以求之事,但治愈战争创伤,恢复元气如今却更显急迫。关键时刻,郭威为他精心挑选的左膀右臂如期到来。王朴、崔颂、王敏,个个都是满腹经纶,志向高远之士。柴荣一分钟都不想再耽搁,领着众人,挽起袖子,在澶州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政。
城市破败,人心颓废。柴荣下令,改造街巷,整修房屋,数月时间澶州便一扫破败之气,四方流民逐渐向澶州聚集。 ↑返回顶部↑
曾经的末路英雄黄袍加身。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登上天子之位的郭威感受到的却是更多的无奈。那条梦想之路,很快将交给他的儿子柴荣继续前行。而那个无畏的年轻人决定用一场大胜来作为自己的加冕之礼。
6 梦想与现实
梦想很美好,但往往遥不可及。虽然郭威做梦也想光复燕云十六州,统一天下,重现盛世,但他不得不首先面对一个个迎面逼来的威胁。
被废黜的刘赟不久被宋州节度使李洪义毒死。同日,刘崇在太原宣布自立为帝,公开与郭威摊牌。刘崇占有十二州之地,尽揽河东精锐,兵马强盛。由于其沿用汉的国号,为与后汉区别,史称“北汉”。接着,刘赟的老部下巩廷美、杨温在徐州起兵,与北汉政权遥相呼应。而嗅到了血腥味的辽军则在边境频繁异动,大有乘虚而入之势。
龙椅都还没坐热,郭威便立马遭到了三个方向的夹击。更令他担心的是,自己是靠“黄袍加身”才抢来的帝位,言不正名不顺,如何能让天下诚服?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郭威决定先从自己的姓氏入手。他想起了关于自己姓氏的那个遥远的传说。郭姓的受姓始祖据说是周武王之叔姬叔。当年姬叔受封于东虢,号“虢公”,因“虢”、“郭”音同,姬叔的后代渐渐以郭为姓。郭威展眉大笑,这是一个绝好的理由,周代宗室的子孙,虢叔的后裔,谁还敢说我没有皇族血统,谁还能质疑我的皇帝身份?郭威立即下诏:“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后,国号宜曰周。”同时,改年号为广顺。为了和两千年前那个延续了八百年的周王朝区别,郭威的这个新王朝被史学家们称为“后周”。
郭威深知,要让天下诚服,仅以这种牵强附会的方式解决身份合法性的问题还远远不够,比这更重要的是凝聚人心。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原王朝危机重重,病入膏肓,他必须从最细微的地方做起,把这个乱世挥霍掉的人心重新凝聚起来。
后梁以来,为了强化统治,朝廷实行的都是严刑峻法。后唐、后晋,刑法越来越严酷,直到后汉达到了顶峰。后汉刑律甚至规定,盗窃钱一文以上的都处以死刑,更荒唐的是,不论强奸、通奸,男女一律处死。还有人很多犯了点小罪,动辄便遭到满门抄斩。战火蹂躏下的中原,早已奄奄一息,哪里还经得起这样的高压和折腾。登基伊始,郭威便宣布大赦天下。同时改变刑律,犯有盗窃罪和强奸罪的,一律按照后晋天福元年以前的条文处理;罪人不犯谋反罪的,不得株连家族,不得没收家产。
不久,郭威又下诏撤销早已让百姓恨之入骨的“营田”。所谓“营田”,是唐朝末年的一项发明。当时各州驻扎军队,霸占了大量荒田。于是朝廷设置营田,招募农民耕种,让他们交纳租税,实际上让军队成了各地的大地主。军队外出打仗,往往劫掠到许多耕牛,为了最大限度的榨取利益,把抢来的牛租给农民,自己坐收租金。谁知几十年过去了,耕牛早已死去,租金却没人取消,农民深受其苦。郭威深知其中弊端,于是一纸诏书下令各地营田统统撤销,把田地、农具全部无偿赐给农民。消息一出,中原百姓一片欢腾。有人觉得可惜,对郭威说:“现在国库空虚,不如选营田中肥沃富饶卖掉,至少可得钱数十万。”郭威只微微一笑:“利在于民,犹在国也,我要这些钱来又有什么用!”
郭威懂得那个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少有人去践行的道理:藏富于民。
过了没几天,郭威再次下诏,言辞恳切。郭威说:“朕起於寒徽,备尝艰苦,遭时丧乱,一旦为帝王,岂敢厚自奉养以病下民乎!”他宣布从前以赋税名义进贡皇家的贡品,全部取消。当着大臣们的面,郭威将皇宫中数十件珠宝玉器在厅堂上砸了个粉碎,宣布各种珍宝今后不得再进入宫廷。在他的带动下,后周朝廷上下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节俭之风。大将王峻在此次郭威夺权过程中立下大功,郭威上位后要将前朝宰相苏逢吉的私宅赏赐给他,王峻坚辞不受。
后周新皇帝的诏书一封接着一封。很快,郭威又下诏说:“朕生长军旅,不亲学问,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官有益国利民之术,各具封事以闻,咸宜直书其事,勿事辞藻。”此诏一出,朝堂内外,有识之士,无不热泪盈眶。郭威的意思直白而恳切:我是个文盲,不懂治理天下的道理,大家有什么利国利民的好办法,可直陈其事,不用讲究辞藻。在那个文辞浮华,空洞无物的骈文统治文坛的时代,在那个目不识丁,杀人如麻的武夫们伪装圣君的时代,郭威的务实与诚恳感动了许多人。
而对朝廷中的害群之马,郭威则毫不手软。后汉时期,皇亲国戚霸占了各方节度使的高位,为了制衡这些地方诸侯,朝廷不得不从军中派人到各地节度使身边任职。没想到这些人到了地方,个个自命不凡,专横跋扈,连节度使都难以管束。郭威一纸诏书,将这些人全部罢免。此令一出,各地节度使无不喜笑颜开。
这个乱世,确实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振臂一呼,大刀阔斧,斩出一派新风气。
不久,淮南发生饥荒。许多淮南饥民为了活命,不顾南唐与后周是敌国,偷渡淮河跑到后周地界来买粮食。郭威得知消息,特意下诏说:“淮南的百姓与中原的百姓都是天下的子民。如今淮南饥荒,各州、县渡口、粮铺不得禁止淮南百姓前来购粮。”而同样,当辽国境内的瀛州、莫州、幽州闹水灾之时,郭威立即下诏命有关州、县救济流民,一时之间,南北两面的流民纷纷移居中原,破败凋敝的中原一下子增民数十万,人气大增。
而随之而来的,是郭威与日俱增的威望。那些曾在心里偷偷嘲笑郭威的人惊讶地发现,这个刚刚通过很不厚道的方式登上皇位的人,已然表现出与之前的皇帝截然不同的见识与气度。
完成了内部的一系列初步革新,郭威腾出手来,应对外来的威胁。
河东、幽燕、徐州三方威胁,控制住河朔是关键。而河朔地区,黄河南岸的重镇澶州是龙眼之地。这里,郭威当然要让自己最信得过的人镇守。柴荣很快被授予镇宁节度使,移镇澶州。他不仅要拱卫京师,还要遥控河朔,监视徐州。接着,郭威又任命亲信王殷为邺都留守,镇抚河北,防备契丹。随后,郭威一纸诏书飞传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隰州(今山西省隰县),要求守将王晏、许迁严防北汉来袭。最后,郭威从敌人阵营最薄弱的一环下手,写信给徐州的巩廷美、杨温,要求其认清形势,放下包袱,早日投诚。
登基伊始,面对无处不在的危机,面对一团乱麻般的麻烦,郭威宛如一个高明的棋手,潇洒落子,从容应对。
不久,北汉军果然大举进攻晋州。早有准备的王晏紧门不出,坚守城池。北汉军统帅刘承钧下令全力猛攻。北汉士兵如蚂蚁般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晋州的城墙,突然战鼓震天,无数烧得滚烫的沸油从天而降。惨叫声响彻云天,北汉军狼奔豚突。没有让攻城者任何喘息,雨点般的火箭飞射而出,晋州城下变成了一片火海,北汉军伤亡惨重。吃了大亏的刘承钧又移师转攻隰州。隰州刺史许迁半路设伏,在长寿村大破北汉军队,斩杀敌先锋大将程筠。连遭闷棍的刘承钧无心再战,带着残兵败将退回太原。
而在徐州,因为郭威的劝降信,本来抱定死战决心的巩廷美、杨温面对突然出现的生机,变得畏手畏脚,心乱如麻。北汉军在晋州、隰州攻势受挫更让二人不敢乱动。二人还在犹豫不决时,郭威已经动手了。猛将王彦超率兵突然出现在徐州城下,宣称带来了皇帝的招安诏书。巩廷美、杨温又惊又疑,不敢开门。王彦超随即发动猛攻,军心已乱的徐州兵无力招架,很快城破,巩廷美、杨温被杀。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郭威稳坐开封,已然把威胁逐一消弭于无形。不过,他最大的心病仍然来自北方。令人不安的情报不断传来,各种迹象表明,辽人与北汉之间使者往来不绝,正在密集联络,大有联手攻击中原的态势。
对契丹人,郭威没有丝毫的好感。他更清楚,从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到现在的耶律阮,辽国皇族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南侵中原的念头。他比任何人都渴望跃马横刀,与契丹骑兵决一雌雄。但后周王朝刚刚建立,饱经战乱的中原急需休养生息。他现在需要时间,需要等待,更需要积蓄力量。他相信,只要再给他十年,中原王朝便能聚集起足够的力量,与辽人正面对决。到那时,一统天下,光复幽燕,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数年前在邢州,他只是一方军事统帅,要考虑的只是军事层面的问题。但现在,他是一朝天子,他要考虑的东西显然要多得多。无论从那方面考量,现在都不是和辽人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好时机。
几匹快马从开封城中奔驰而出,郭威的特使,时任尚书左丞的田敏带着他的亲笔书信奔往辽国。郭威的意图很明确,尽量稳住蠢蠢欲动的辽人,即使不能达成同盟,至少也要让这帮如狼似虎的家伙不要这么着急地进攻中原。很不幸的是,当田敏心急火燎地向北方疾驰之时,北汉的特使已经抢先一步进入了辽国境内。
左右逢源的辽人显然明白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河东一隅之地自然不如广阔富庶的中原那么有吸引力,与河东联合,共同掠取中原毫无疑问是辽人的首选。辽世宗耶律阮得意洋洋地告诉北汉的使者,郭威的特使已经来过了,而且愿意每年进贡钱十万缗。消息传回太原,大惊失色的刘崇急忙送上大批财宝珍玩,同时表示,河东愿意尊辽主为“叔父天授皇帝”,每年进贡钱二十万缗。刘崇这么识相让耶律阮非常受用,当即派人册命刘崇为“大汉神武皇帝”,并且约定共同出兵,对付郭威。
形势急速逆转,当郭威派出的第二批公关团队到达辽国后,辽人突然变脸,将后周特使团全部扣留。郭威知道,与辽人的一战已迫在眉睫。
而这一点,他的养子柴荣或许比他更清楚。一到澶州,柴荣便立马大刀阔斧,连施新政。澶州是中原重镇,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也正因为如此,这里饱经战乱,满目疮痍,奄奄一息。此情此情令柴荣倍感悲愤。反击强辽,光复幽云十六州固然是他梦寐以求之事,但治愈战争创伤,恢复元气如今却更显急迫。关键时刻,郭威为他精心挑选的左膀右臂如期到来。王朴、崔颂、王敏,个个都是满腹经纶,志向高远之士。柴荣一分钟都不想再耽搁,领着众人,挽起袖子,在澶州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政。
城市破败,人心颓废。柴荣下令,改造街巷,整修房屋,数月时间澶州便一扫破败之气,四方流民逐渐向澶州聚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