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_分卷阅读_97(3 / 4)
6月,陶侃亲自率二万大军前往浔阳。不过,陶侃此番前来,其实是打着自己的算盘——与其跟苏峻硬碰硬,不如杀了庾亮劝苏峻退兵。他见到温峤后说道:“苏峻作乱因庾亮而起,不杀庾亮不足以告谢天下!”
温峤的兵力还不及陶侃的一半,如果陶侃要杀庾亮,他绝对拦不住。可是,他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自己的朋友。
一番劝解后,温峤摸清了陶侃的心思。他找到庾亮言道:“陶侃出身江南寒门,你是个江北名士,只要你对他足够恭敬,他肯定不会把你怎么样。”
当日,庾亮来到陶侃营中,远远朝着陶侃一揖到地。
陶侃本来想臭骂庾亮,一言不合就直接杀掉,但见庾亮拜自己,话到嘴边,不由得咽了回去。随后,庾亮主动坐在末席的位置,一个劲儿地跟陶侃赔不是。
魏晋时期,人们的门第观念极重,陶侃虽手握强兵,但毕竟出身低微,而庾亮则出身中原名门,其本人更是大名士。此刻,庾亮的低姿态让陶侃的火气消了大半。
庾亮见陶侃脸色渐渐和缓,知道自己已无性命之虞,他决定再演一出戏,以彻底改观自己在陶侃心中的形象。他指着桌上的一盘韭菜说道:“陶公下次做韭菜时,可以让厨师先把韭菜根切掉,因为韭菜根还可以再种。如今世道衰败,民不聊生,凡事都须节俭才好。”
原来,庾亮深知陶侃性格节俭,甚至到了吝啬的程度,故而投其所好。
这番作秀,效果立竿见影。陶侃对庾亮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总而言之,温峤和庾亮终于争取到了陶侃的支持。
勤王
公元328年6月11日,苏峻进驻石头城,又把皇帝司马衍及一众公卿强行接到石头城做人质,留部将匡术守卫建邺。
第二天,陶侃、温峤、庾亮率总计四万水军进驻蔡洲(今南京市江心洲,位于长江中的小岛),逼近石头城。
与此同时,郗鉴固守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距建邺六十五公里,位于扬州最东北部),在建邺东部构建防御工事,并派郭默驻守大业垒(今江苏省句容市)。而在扬州腹地,会稽太守王舒、吴兴太守虞潭、吴郡太守蔡谟、前吴郡太守庾冰、义兴太守顾众、宣城太守桓彝共举五郡起兵,响应勤王联军。
勤王联军三面包围苏峻,兵力更是苏峻的几倍。局面看起来相当乐观。
温峤主张马上发起决战,可联军盟主——手握四州兵力的陶侃却不同意。因为决战就意味着大伙都要投入全部兵力,其中最主要还得靠陶侃。陶侃当然不希望自己损兵折将。他命令各军固守战略要地,寄希望苏峻能迫于形势投降,以求保存实力。
然而,几场仗下来,苏峻在几个局部战场连战连胜。按理说勤王联军的兵力远多于苏峻,出现这种局面,除了流民军的战斗力不可小觑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勤王联军各怀鬼胎,甚至互相拆台。
先说西线。陶侃虽表面上跟庾亮尽释前嫌,但涉及利益问题可一点都不含糊,要让他充当温峤、庾亮的炮灰,打死他他也不干。
再说东线。郗鉴本来就跟王导一派,与西线的庾亮互为政敌,而西线勤王盟主陶侃更是他最强大的潜在对手。
接着说南线。这是最乱的一股势力。表面上看,王舒、蔡谟、庾冰、虞潭、顾众、桓彝等人个个义愤填膺,一副誓与社稷共存亡的架势,但实际远没这么单纯。首先说这六个人就隶属于五个派别。王舒和庾冰自然分属琅邪王氏和颍川庾氏两大敌对家族;虞潭、顾众属于江东士族;桓彝形单影只,基本算自成一派;蔡谟更复杂,他竟是苏峻占据建邺后,为笼络江北士族提拔成吴郡太守取代庾冰的,这就是要称庾冰为前吴郡太守的原因。
蔡谟虽由苏峻提拔,但在所有人都举起勤王义旗的时候也不敢再拿自己的黑背景说事,马上知趣地把吴郡太守还给了庾冰。
王舒被陶侃举荐为浙东都督,他一朝权在手,直接把庾冰当成下属使唤。等庾冰战场失利后,王舒更罢免了庾冰的官职,让其以平民身份继续作战,将功赎罪。
最后,自成一派,没人搭理的桓彝战死,宣城沦陷。
联军这么分帮分派,肯定拧不成一股绳,再加上勤王盟主陶侃希望保存实力,一时间,战局陷入胶着状态。
就在勤王联军一筹莫展之际,有人冒出来搅局了。
7月,后赵石勒进攻淮南寿春,这里正是苏峻盟友祖约的驻地。
8月,祖约战败,逃到苏峻的大本营历阳。温峤的部将毛宝趁机攻克祖约部署在东关(诸葛恪曾于此修筑巢湖大堤)和合肥的驻军。祖约一蹶不振。
勤王联军虽在主战场失利,却在侧面战场剪断了苏峻的左膀右臂。
祖约战败的消息传到石头城,苏峻部将路永、匡术、贾宁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劝苏峻杀掉王导等重臣。
苏峻可不想破罐破摔。 ↑返回顶部↑
温峤的兵力还不及陶侃的一半,如果陶侃要杀庾亮,他绝对拦不住。可是,他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自己的朋友。
一番劝解后,温峤摸清了陶侃的心思。他找到庾亮言道:“陶侃出身江南寒门,你是个江北名士,只要你对他足够恭敬,他肯定不会把你怎么样。”
当日,庾亮来到陶侃营中,远远朝着陶侃一揖到地。
陶侃本来想臭骂庾亮,一言不合就直接杀掉,但见庾亮拜自己,话到嘴边,不由得咽了回去。随后,庾亮主动坐在末席的位置,一个劲儿地跟陶侃赔不是。
魏晋时期,人们的门第观念极重,陶侃虽手握强兵,但毕竟出身低微,而庾亮则出身中原名门,其本人更是大名士。此刻,庾亮的低姿态让陶侃的火气消了大半。
庾亮见陶侃脸色渐渐和缓,知道自己已无性命之虞,他决定再演一出戏,以彻底改观自己在陶侃心中的形象。他指着桌上的一盘韭菜说道:“陶公下次做韭菜时,可以让厨师先把韭菜根切掉,因为韭菜根还可以再种。如今世道衰败,民不聊生,凡事都须节俭才好。”
原来,庾亮深知陶侃性格节俭,甚至到了吝啬的程度,故而投其所好。
这番作秀,效果立竿见影。陶侃对庾亮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总而言之,温峤和庾亮终于争取到了陶侃的支持。
勤王
公元328年6月11日,苏峻进驻石头城,又把皇帝司马衍及一众公卿强行接到石头城做人质,留部将匡术守卫建邺。
第二天,陶侃、温峤、庾亮率总计四万水军进驻蔡洲(今南京市江心洲,位于长江中的小岛),逼近石头城。
与此同时,郗鉴固守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距建邺六十五公里,位于扬州最东北部),在建邺东部构建防御工事,并派郭默驻守大业垒(今江苏省句容市)。而在扬州腹地,会稽太守王舒、吴兴太守虞潭、吴郡太守蔡谟、前吴郡太守庾冰、义兴太守顾众、宣城太守桓彝共举五郡起兵,响应勤王联军。
勤王联军三面包围苏峻,兵力更是苏峻的几倍。局面看起来相当乐观。
温峤主张马上发起决战,可联军盟主——手握四州兵力的陶侃却不同意。因为决战就意味着大伙都要投入全部兵力,其中最主要还得靠陶侃。陶侃当然不希望自己损兵折将。他命令各军固守战略要地,寄希望苏峻能迫于形势投降,以求保存实力。
然而,几场仗下来,苏峻在几个局部战场连战连胜。按理说勤王联军的兵力远多于苏峻,出现这种局面,除了流民军的战斗力不可小觑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勤王联军各怀鬼胎,甚至互相拆台。
先说西线。陶侃虽表面上跟庾亮尽释前嫌,但涉及利益问题可一点都不含糊,要让他充当温峤、庾亮的炮灰,打死他他也不干。
再说东线。郗鉴本来就跟王导一派,与西线的庾亮互为政敌,而西线勤王盟主陶侃更是他最强大的潜在对手。
接着说南线。这是最乱的一股势力。表面上看,王舒、蔡谟、庾冰、虞潭、顾众、桓彝等人个个义愤填膺,一副誓与社稷共存亡的架势,但实际远没这么单纯。首先说这六个人就隶属于五个派别。王舒和庾冰自然分属琅邪王氏和颍川庾氏两大敌对家族;虞潭、顾众属于江东士族;桓彝形单影只,基本算自成一派;蔡谟更复杂,他竟是苏峻占据建邺后,为笼络江北士族提拔成吴郡太守取代庾冰的,这就是要称庾冰为前吴郡太守的原因。
蔡谟虽由苏峻提拔,但在所有人都举起勤王义旗的时候也不敢再拿自己的黑背景说事,马上知趣地把吴郡太守还给了庾冰。
王舒被陶侃举荐为浙东都督,他一朝权在手,直接把庾冰当成下属使唤。等庾冰战场失利后,王舒更罢免了庾冰的官职,让其以平民身份继续作战,将功赎罪。
最后,自成一派,没人搭理的桓彝战死,宣城沦陷。
联军这么分帮分派,肯定拧不成一股绳,再加上勤王盟主陶侃希望保存实力,一时间,战局陷入胶着状态。
就在勤王联军一筹莫展之际,有人冒出来搅局了。
7月,后赵石勒进攻淮南寿春,这里正是苏峻盟友祖约的驻地。
8月,祖约战败,逃到苏峻的大本营历阳。温峤的部将毛宝趁机攻克祖约部署在东关(诸葛恪曾于此修筑巢湖大堤)和合肥的驻军。祖约一蹶不振。
勤王联军虽在主战场失利,却在侧面战场剪断了苏峻的左膀右臂。
祖约战败的消息传到石头城,苏峻部将路永、匡术、贾宁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劝苏峻杀掉王导等重臣。
苏峻可不想破罐破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