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_分卷阅读_862(2 / 3)
眼下美国人为了不让这批舰艇落到苏联人手中,又在不断的加大许诺。而且美国驻北满的轰炸机部队,在对日作战已经结束后,却迟迟不调离东北,都让苏联人怀疑,美国人在这里大搞其鬼。所以在杨震拿出了交换条件后,苏联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同意。
当苏联调到远东地区的三个方面军陆续调走后,在旅顺海军基地完成交换。交还给苏联人的几艘舰艇,被苏联人派出的水兵接走。移交的日本海军长门号战列舰与葛城号航母,也移交给苏联方面。
苏联人放弃了对抗联此事的追究,并同意将手中的德制鱼雷艇全部出售给中国方面,并出售在德国东部缴获的德国鱼雷。苏联人从抗联手中搞到了波音三零七客机的全部图纸,作为交换苏联人转让了刚刚投产的最新式伊尔十二运输机技术。
此次谈判结束,苏军也撤回了在远东的大部分兵力。但却始终保留了两个集团军,在外蒙也驻扎了加强了一个坦克军的集团军。很明显,苏联那位领袖对一而再对他们下黑手的杨震,已经是相当的不放心。在最终同意了杨震的交换条件后,但也留下了相当一部分的后手。
在从日本抢运回来的舰艇,陆续抵达旅顺、天津、葫芦岛、青岛港口,杨震专程返回北平,向中央做了一个汇报。尽管对于杨震的此次行动很不满意,但事情已经基本解决,中央也就没有说什么。
中央认为杨震完全可以利用已经拿下朝鲜南部的优势,直接选择接收日本海军舰艇,根本就没有必要与苏联方面搞成这样。日本海军在新加坡的那些舰艇,基本上都是带着重伤。以中国眼下的技术能力,根本就无力维修。
而且这么大规模的舰艇,对于根据地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中央不是不同意成立海军,但是眼下国内的政治形势以及经济形势,根本就养活不起这么多的舰艇。就算是搞回来,也是没有太大的用处。
第2章 海军
中央的思路,还是以飞机、快艇、三十余艘苏日制潜艇为主,加上少部分前日军的海防舰作为主力舰。整个海军的发展,还是应该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些大型巡洋舰一类的舰艇,眼下是即没有能力维修,也没有能力保持出航能力。说白了,就是养活不起。
不过杨震的意思还是以从苏联返回的人员为主,加上日籍的海军教官以及技术人员,先组建指挥、技术一类的院校。利用日本设备扩大大连造船厂、葫芦岛造船厂的产能,以及建设两个新的船用发动机生产厂。
尽快的将这些舰艇之中,状态好的运转起来。大型舰艇还是以先封存,有战伤的先以旅顺和葫芦岛两个船厂,以日本技术人员为主全力抢修。并在济南利用日本技术和设备,新建一个新的柴油机生产厂,专门生产各种大功率的柴油机。
几经商议,中央最终还是批准了杨震的这个建议。但这个海军司令,主席还是拒绝了杨震另派人的要求,坚持由杨震负责这件事情。用主席的话来说,你这个家伙既然把天都捅了一个窟窿,那么这屁股还是由他自己擦。
一事不烦二主,这件事情先这么定了,至于其他的问题等到以后再说。主席半是调侃,半是表达了对杨震此次行动,多少有些不满的态度。以及实际上已经做出了支持的表示,让杨震只能摸着鼻子认了。
返回东北之后,杨震陆续以请回来的日本海军教官为主,成立了一系列的海军军事院校,在沈阳新建了一个大型的船用蒸汽轮机生产厂。至于海军司令部,则由此时实际上已经成为全军轮训基地的抗联总司令部承担。李明峰则担任抗联海军第一副司令员,负责海军的具体组建。
按照杨震的要求大部分的大型舰艇封存,首先抓潜艇部队的组建与培训,尽快的将潜艇部队形成战斗力。海防舰中状态好的,也要尽快的形成战斗力。鱼雷艇、扫雷艇和猎潜艇一类的轻型舰艇,也要抓紧时间进行检修。
对于武器的更换,要制定统一的计划。所有可以立即使用的舰艇,对于防空炮火的更换要逐步来进行。原有的日制性能低劣的二十五毫米高射炮,全部统一更换为抗联自己生产的三七高炮,或是双二三高射炮。
日制高射机枪,也更换为抗联自己制造的十四毫米高射机枪。为了减少口径,苏制一三零舰炮全部更换为日制一二七舰炮。虽说口径减小了一些,以及射程略微近了一些。但是相对射速并不尽如人意的苏制舰炮来说,专门研制的日制一二七舰炮综合性能更加出色一些。
杨震的态度还是尽可能的将中型舰艇的舰炮口径,全部都统一起来。小口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的口径也全部统一。鱼雷艇的日制四百五十毫米鱼雷发射装置,则以德制的五百三三毫米鱼雷代替。
经过全力抢修和组建,到四六年上半年内战全面爆发的时候,一支规模不算小的海军,出现在亚洲西太平洋沿岸。十几艘苏制和日制的驱逐舰、海防舰,五十多艘日制和德制鱼雷艇,九艘日制驱潜艇和十一艘扫海艇,组成了第一舰队已经开始巡航。
最为重要的日式登陆舰,则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全部完成整修,投入到一线的使用之中。尽管这些日式登陆舰,与美军各种机械化登陆舰艇相比,性能差距较大。但还是那句话,有总比没有要好的多。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以及大批战损舰艇完成维修,更多的舰艇也陆续转入服役。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海军陆续组成的三大舰队已经有日制、苏制重巡洋舰六艘,轻巡洋舰十一艘,以及驱逐舰、海防舰七十多艘。
一百多艘扫雷舰、猎潜艇、登陆舰,以及一百多艘日德苏三国制造,以及中国人自己仿造的鱼雷快艇、三十多艘潜艇,以及大量的拖轮、补给船和运输船的海军。这支海军固然与,美国海军无法相比,但是在亚洲的实力绝对是排在第一位。
尽管其中从充当主力的海防舰,在日本海军之中只不过承担护航、巡逻任务。但是这批海防舰数量大、舰龄普遍不长,所以在中国海军初创时期,这批连同两千吨级以下驱逐舰,全部改舰型为护卫舰的舰艇吗,一直都作为主要舰艇使用。
使用日制测量舰的新中国海军,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以日本海军对中国沿海的测绘资料,完成了对中国三大外海的全面测绘,保证了对钓鱼岛和南中国海主要岛屿的控制。在加上从空军调入的大量航空兵,彻底改变了旧中国有海无防的局面。
从新加坡和日本本土带回来的部分驱逐舰和海防舰,因为战损过重已经无维修建制,被直接拆为废钢回炉。部分舰龄时间过长,维修与保养困难的驱逐舰,以及部分日本战争后期匆忙建造的,质量过于低劣的海防舰,也有部分拆卸为废钢。
相对于那些舰龄过长或是因为后期缺乏原材料,而制造的质量比较低劣的海防舰。杨震更加重视的是日军各级扫雷舰和猎潜艇,这批舰艇只要能修出来的,几乎全部投入到一线服役。
百年海军可不是说说就算了的,那是要从头一点点的摸索。好在杨震提前就派人去苏联学习海军,并在战后第一时间,将日本海军学校的所有教官都请了回来,组建了完整的海军教育体系。为海军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尤其是那些日制潜艇,对于中国建立自己的威慑力量,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日本海军之中可不单单是自己的潜艇,还有几艘德制潜艇。这些潜艇的性能,至少在战后几年之中,还是处在一个领先的地位。
在组建自己的海军同时,杨震还奉中央命令,为新组建的朝鲜海军,提供了四艘日制驱逐舰、八艘海防舰以及一批快艇。给新成立的朝鲜政府,除了飞机是东北制造的之外,组建了一支全日械的海军。
唯一有些遭受到挫折的是,战后世界美英两国的大批战时制造的军舰退役,进入国际海军船舶市场。杨震也派人通过香港,买回了一批美制登陆舰,以及英制护卫舰等中国急需轻型舰艇。但杨震试图出售多余的日本海防舰的举措,却并未获得成功。 ↑返回顶部↑
当苏联调到远东地区的三个方面军陆续调走后,在旅顺海军基地完成交换。交还给苏联人的几艘舰艇,被苏联人派出的水兵接走。移交的日本海军长门号战列舰与葛城号航母,也移交给苏联方面。
苏联人放弃了对抗联此事的追究,并同意将手中的德制鱼雷艇全部出售给中国方面,并出售在德国东部缴获的德国鱼雷。苏联人从抗联手中搞到了波音三零七客机的全部图纸,作为交换苏联人转让了刚刚投产的最新式伊尔十二运输机技术。
此次谈判结束,苏军也撤回了在远东的大部分兵力。但却始终保留了两个集团军,在外蒙也驻扎了加强了一个坦克军的集团军。很明显,苏联那位领袖对一而再对他们下黑手的杨震,已经是相当的不放心。在最终同意了杨震的交换条件后,但也留下了相当一部分的后手。
在从日本抢运回来的舰艇,陆续抵达旅顺、天津、葫芦岛、青岛港口,杨震专程返回北平,向中央做了一个汇报。尽管对于杨震的此次行动很不满意,但事情已经基本解决,中央也就没有说什么。
中央认为杨震完全可以利用已经拿下朝鲜南部的优势,直接选择接收日本海军舰艇,根本就没有必要与苏联方面搞成这样。日本海军在新加坡的那些舰艇,基本上都是带着重伤。以中国眼下的技术能力,根本就无力维修。
而且这么大规模的舰艇,对于根据地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中央不是不同意成立海军,但是眼下国内的政治形势以及经济形势,根本就养活不起这么多的舰艇。就算是搞回来,也是没有太大的用处。
第2章 海军
中央的思路,还是以飞机、快艇、三十余艘苏日制潜艇为主,加上少部分前日军的海防舰作为主力舰。整个海军的发展,还是应该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些大型巡洋舰一类的舰艇,眼下是即没有能力维修,也没有能力保持出航能力。说白了,就是养活不起。
不过杨震的意思还是以从苏联返回的人员为主,加上日籍的海军教官以及技术人员,先组建指挥、技术一类的院校。利用日本设备扩大大连造船厂、葫芦岛造船厂的产能,以及建设两个新的船用发动机生产厂。
尽快的将这些舰艇之中,状态好的运转起来。大型舰艇还是以先封存,有战伤的先以旅顺和葫芦岛两个船厂,以日本技术人员为主全力抢修。并在济南利用日本技术和设备,新建一个新的柴油机生产厂,专门生产各种大功率的柴油机。
几经商议,中央最终还是批准了杨震的这个建议。但这个海军司令,主席还是拒绝了杨震另派人的要求,坚持由杨震负责这件事情。用主席的话来说,你这个家伙既然把天都捅了一个窟窿,那么这屁股还是由他自己擦。
一事不烦二主,这件事情先这么定了,至于其他的问题等到以后再说。主席半是调侃,半是表达了对杨震此次行动,多少有些不满的态度。以及实际上已经做出了支持的表示,让杨震只能摸着鼻子认了。
返回东北之后,杨震陆续以请回来的日本海军教官为主,成立了一系列的海军军事院校,在沈阳新建了一个大型的船用蒸汽轮机生产厂。至于海军司令部,则由此时实际上已经成为全军轮训基地的抗联总司令部承担。李明峰则担任抗联海军第一副司令员,负责海军的具体组建。
按照杨震的要求大部分的大型舰艇封存,首先抓潜艇部队的组建与培训,尽快的将潜艇部队形成战斗力。海防舰中状态好的,也要尽快的形成战斗力。鱼雷艇、扫雷艇和猎潜艇一类的轻型舰艇,也要抓紧时间进行检修。
对于武器的更换,要制定统一的计划。所有可以立即使用的舰艇,对于防空炮火的更换要逐步来进行。原有的日制性能低劣的二十五毫米高射炮,全部统一更换为抗联自己生产的三七高炮,或是双二三高射炮。
日制高射机枪,也更换为抗联自己制造的十四毫米高射机枪。为了减少口径,苏制一三零舰炮全部更换为日制一二七舰炮。虽说口径减小了一些,以及射程略微近了一些。但是相对射速并不尽如人意的苏制舰炮来说,专门研制的日制一二七舰炮综合性能更加出色一些。
杨震的态度还是尽可能的将中型舰艇的舰炮口径,全部都统一起来。小口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的口径也全部统一。鱼雷艇的日制四百五十毫米鱼雷发射装置,则以德制的五百三三毫米鱼雷代替。
经过全力抢修和组建,到四六年上半年内战全面爆发的时候,一支规模不算小的海军,出现在亚洲西太平洋沿岸。十几艘苏制和日制的驱逐舰、海防舰,五十多艘日制和德制鱼雷艇,九艘日制驱潜艇和十一艘扫海艇,组成了第一舰队已经开始巡航。
最为重要的日式登陆舰,则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全部完成整修,投入到一线的使用之中。尽管这些日式登陆舰,与美军各种机械化登陆舰艇相比,性能差距较大。但还是那句话,有总比没有要好的多。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以及大批战损舰艇完成维修,更多的舰艇也陆续转入服役。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海军陆续组成的三大舰队已经有日制、苏制重巡洋舰六艘,轻巡洋舰十一艘,以及驱逐舰、海防舰七十多艘。
一百多艘扫雷舰、猎潜艇、登陆舰,以及一百多艘日德苏三国制造,以及中国人自己仿造的鱼雷快艇、三十多艘潜艇,以及大量的拖轮、补给船和运输船的海军。这支海军固然与,美国海军无法相比,但是在亚洲的实力绝对是排在第一位。
尽管其中从充当主力的海防舰,在日本海军之中只不过承担护航、巡逻任务。但是这批海防舰数量大、舰龄普遍不长,所以在中国海军初创时期,这批连同两千吨级以下驱逐舰,全部改舰型为护卫舰的舰艇吗,一直都作为主要舰艇使用。
使用日制测量舰的新中国海军,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以日本海军对中国沿海的测绘资料,完成了对中国三大外海的全面测绘,保证了对钓鱼岛和南中国海主要岛屿的控制。在加上从空军调入的大量航空兵,彻底改变了旧中国有海无防的局面。
从新加坡和日本本土带回来的部分驱逐舰和海防舰,因为战损过重已经无维修建制,被直接拆为废钢回炉。部分舰龄时间过长,维修与保养困难的驱逐舰,以及部分日本战争后期匆忙建造的,质量过于低劣的海防舰,也有部分拆卸为废钢。
相对于那些舰龄过长或是因为后期缺乏原材料,而制造的质量比较低劣的海防舰。杨震更加重视的是日军各级扫雷舰和猎潜艇,这批舰艇只要能修出来的,几乎全部投入到一线服役。
百年海军可不是说说就算了的,那是要从头一点点的摸索。好在杨震提前就派人去苏联学习海军,并在战后第一时间,将日本海军学校的所有教官都请了回来,组建了完整的海军教育体系。为海军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尤其是那些日制潜艇,对于中国建立自己的威慑力量,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日本海军之中可不单单是自己的潜艇,还有几艘德制潜艇。这些潜艇的性能,至少在战后几年之中,还是处在一个领先的地位。
在组建自己的海军同时,杨震还奉中央命令,为新组建的朝鲜海军,提供了四艘日制驱逐舰、八艘海防舰以及一批快艇。给新成立的朝鲜政府,除了飞机是东北制造的之外,组建了一支全日械的海军。
唯一有些遭受到挫折的是,战后世界美英两国的大批战时制造的军舰退役,进入国际海军船舶市场。杨震也派人通过香港,买回了一批美制登陆舰,以及英制护卫舰等中国急需轻型舰艇。但杨震试图出售多余的日本海防舰的举措,却并未获得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