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8岁_分卷阅读_29(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美琴的无意之举倒是又触动了张林青的买房神、经,这世重生后,他就非常喜欢买房子;他突然想到自己和老婆以后退休了,可以找个风景优美,交通又方便的地方定居;最重要的是,医院的医疗条件不能差,人年纪大身体自然就会变得衰弱,经常去医院那是常事,将来这些都得考虑进去。
  杭市离魔都很近,无论是生活购物,包括将来年纪大了,看病什么都非常方便。
  本来打算在这里玩3天就回去的,结果因为他们夫妇想在杭市买房,所以决定再待2天。跑到景区租了2辆自行车和老婆小妹一起,找房子去了。
  一天时间都骑着车围绕着西湖附近周围转圈,看到有大片房子的村落,推着自行车去找人打听村里那户人家要卖房的。
  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西湖向西3公里的地方,有个小村子。从村子再向西2公里就是后世杭市有名的西溪湿地公园了,一开始张林青也没认出来,还是看都水中岛才想起来,找到这个地方真让张林青喜出望外了,处于西湖和西溪中间!有没有觉得美呆了?!
  正好村里有户人家想把家里的老房子连宅基地一起都卖了;房子是个四合院形式的三进宅院;房子和院落都挺大的,张林青和方美琴都挺满意的,不过麻烦的是房主是两户人家,兄弟两个。
  张林青把院子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看了遍,倒是挺喜欢,不过他倒是看出房子采光有点问题,窗户太小了,抬头看到房顶瓦片也碎了不少,用手敲了敲墙面,感觉总得来说房子质量还行,房子虽然很老了,但也明显看的出修补过,应该是前任房主都很爱护,估计现任房主两兄弟也挺爱护,院子什么的都收拾得挺挺干净的。
  毕竟是祖上传下来的,现在要卖了,算得上是卖祖产了。张林青夫妇跟着房主,进了院子,厅房看看,保存的还算不错,房屋的梁柱都是用的最好的木材,现任房主两兄弟毕竟还住在里面,可算是用心维护了,方美琴倒是看出来两家女主人都是勤快持家的,非常爱护的。家里擦得一尘不染。
  据说房子还是他们的爷爷在民国时期盖的,房龄算算也快70年了。据说当年也是花了大价钱盖的,不但请了当时杭市最有名的瓦工,房子设计图纸什么都是到魔都建筑洋行请国内设计师设计出图的,这就难怪张林青看到房屋有些西化设计了,房屋所用的木料都是用的当时最好的材料。
  文、革、时、期,现任房主的父亲为此还挨、批、斗,说他成、分、不、好,崇、洋、媚、外等,甚至网、罗、了许多、莫、虚、有、罪、名、批、斗、他。
  老人家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地批、斗中;没、能、熬、平、反,活活地给气、死的。他去世后;房子当时就被政府没、收了,后来分给了好几户成分都是中下贫农的人家居住,屋子给糟、蹋的不成样了。
  文、革、后,他的两个儿子向政府递材料,老人家被平、反了,政府把房子收回来,还给了房主的后人们。
  房子才又回到两兄弟手中的;两兄弟倒也爱惜房屋,房子一到手,两人前前后后也张罗着修、修、补、补,要不然房子早就破、损、不、堪了。
  张林青看房子格局还不错,只是窗户小了些,他不满意。如果买到手的话,需要把窗户加大,这样屋里采光才好,还有就是要注意防潮,张林青最主要的是对房子的地理位置,非常满意,真是非常妙!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往东是有名的西湖,往西是后世有名的湿地公园,虽然现在湿地公园还没开发,枯枝烂叶多,到了夏天蚊虫更多,村里人不堪、忍、受,都不喜欢那里。
  80年代初期,国家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大力发展国家工业、农业;百姓们都在贫困线挣扎,饭都没吃饱,确实钱去改善它;所以才让它暂时破、败。
  这个村里经济条件好的,都搬走了。条件不好的,只能忍着了。正因为这样,张林青才能花少量的钱买到房子;变相的算是捡漏了。
  其实张林青就是个房奴,经历过上辈子房价的疯涨,这辈子有点钱他就喜欢买房子。
  其实人家这套祖上留下来的房子,房主两兄弟都想要;房子大,住着也舒服不是?但是双方都拿不出钱来买对方的一半;而且这房子现在花在维护,修缮上的费用越来越大;想要维护,越来越感到吃力。
  再加上房子也快70年的房龄,因为采光差,总感觉房子里面阴森森的,住着不舒服。还有点儿,心里上觉得房子好像那儿有点不那么不尽人意。
  张林青也注意到了,别的不说,房子采光这么差,一到黄梅雨季,家里到处潮湿,发霉,还有股霉味;双方的老婆孩子都不想再住这样的老房子,但是又没钱搬出去,置办新屋子。
  为此两家人经常为了这事吵的面红耳赤,村里、街道经常调解,后来甚至连派出所的人都经常来调解,实在是没办法了。
  村里有人也不、堪、忍、受这样的吵闹,就给他们出一个主意,让两人直接把房卖了得了;这样既不用考虑修缮老房子的花费,卖房钱两兄弟平分后,还能直接去市区重新买房子。
  省的两家人整天为这个房子吵吵,这个主意一出,两兄弟一合计,还真是这样,为两家和睦;两兄弟当场就拍板卖房了。
  这样既不伤害大家的感情,将来住的远了,还能多走动走动。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房子大,周围交通也不是很方便,要价也不算低,所以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买家,一直砸手里。两兄弟都很着急。
  这不突然冒出个张林青这个冤大头,人家还不赶紧抓住机会把房子卖了;两兄弟和张林青夫妇双方为了房价来回几次谈,都没谈拢。
  后来两兄弟看着外地人也没时间在这里蹉跎,万一人家回去后,后悔了,不要了,自己上哪里再找买家呢。
  于是两兄弟找了街道办的人做中间人,大家取了个中间价格,这才谈妥了价格后,双方都很满意;两兄弟更是热情的帮忙跑过户。
  这个时□□事没那么官、僚,工作效力也高,再加之两兄弟就是本村人大家都是熟门熟路的,拢共就半天时间就把手续办了下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