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袁世凯传_分卷阅读_3(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袁电二:
  迭据仁电,日大队陆续来汉。日间以自主革政告说,韩人颇眩惑,盼革政者尤多。察韩人语意,渐有携贰,如日队至汉后,骗吓均易著手。我以空口动韩,恐无济,势已未易挽回。日称扶韩自主,不但韩王及群小乐闻,即各国亦多默许。韩今特拔金嘉镑为内参议,金为附日之尤黠者,韩意已见一斑。
  袁电三:
  急电。日续来兵三千余,下岸加千兵来汉,鸟照诘韩系华保护属邦否,限明日复。据称备兵两万,如认属即失和。韩怯贰难持,乞速设法。
  袁电四:
  韩忽派金宏集为总理外务大臣,两日未遣人与凯商事,坐鼓中难知。韩意以华不可恃,将派金与日商改政,凯难干预。日在韩专忤华意。凯为使,系一国体,坐视胁凌,具何面目?如大举,应调凯回询情形,妥筹办法。暂不举,亦应调回,派末员仅坐探,徐议后举,庶全国体。日载兵十船,昨由日开,又遣电工数百,分抵釜,决无息和意。乞速示遵。
  观袁各电,谓事已迫于眉睫,而李鸿章深知当时清之海陆军实不能与我抗,持和平了结主义,其意欲运动各国调停。故袁虽发种种急电,而李终嘱其笼络韩王,延时日以待调停。迨我兵麇集,韩之各要害皆已先得,清只叶志超之军驻牙山绝地。袁见事迫如此,复电告李鸿章曰:
  日兵万人,分守四路各要害及我陆来路,均置炮埋电。每日由水陆运弹丸雷械甚多,兵帐马厩架备多处。观其举动,不但无撤兵息事意,似将有大兵续至。日蓄谋已久,其志甚奢,倘俄、英以力勒令,或可听;如只调处恐无益,徒误我军机。日虽允不先开衅,然削我属体,夺韩内政,自难坐视。阻之即衅自我开,日既以兵来,定不肯空返,欲寻衅何患无隙?叶军居牙山,势不能接济。日再加兵,显露无忌。应迅派兵,商船全载往鸭绿或平壤下,以待大举。韩既报匪平,我先撤亦无损。且滓约日已先违,我应自行。若以牙军与日续来兵相持,衅端一成,即无归路,乞速裁度。
  李鸿章接袁世凯电,即转达总理衙门,时清总理衙门亦与李同意。李已运动俄、英等公使抵韩,邀各国驻韩使臣出为调停。先是日大鸟公使迫令韩廷改革,韩王已许诺,至是又行反悔,要求日先撤兵。原韩所以变而食言者,一则听袁大言哄骗,恃清援助;一则依赖欧美干涉。日大鸟公使得驻东京及北京之俄、英等公使出为调停,遂提出与清协力谋韩之改善案五款,交各公使转给袁世凯。如承认,限即日答复。袁得日之五款,遂电告李鸿章曰:
  顷英、俄使交鸟议略。第一款(一)政府六曹,各尽职守,革揽权旧制,内府不得与闻国政。(二)外交以权重臣掌之。(三)政令去繁从简。(四)并汰地方各邑。(五)汰冗官。(六)破格用人才。(七)禁捐官。(八)增禄俸。(九)禁贿赂。(十)止营私。第二款(一)量出入,昭定制。(二)明会计。(三)定钱制。(四)丈地亩,定租税。(五)减冗费,增正用。(六)设铁路电线。(七)税司由韩自管,不容他国干预。第三款(一)法律宜详明参定。(二)裁判宜公正。第四款(一)兵官宜作养。(二)原兵概裁,量力新练。(三)各处设巡警。第五款(一)各邑分设小学。(二)再推广设中学。(三)生员游历。乞宪核速示。
  提案五款交袁世凯,数日不复,日公使遂拒绝各国使臣之调停。仍以强硬之态度对韩,责其不信,促其确答,终不得要领。七月二十三日,日公使遂拥混成旅团一部,径赴韩之景福宫,击退卫兵,直入关内。事大派皆出奔,大院君由国王召入朝,与我公使议改革内政事。王允所请,并嘱日驱逐驻屯牙山之清兵。时七月二十五日也。
  袁世凯见日兵势汹汹,量难了结,而华兵又不来援,遂藉病请假,乞李鸿章准其离韩。其电曰:
  凯等在汉,日围月余,视华仇甚。赖有二三员勉力办公,今均逃去。凯病如此,惟有一死。然死何益于国?至能否邀恩拯救,或准赴义平待轮,乞速示。
  右电后,又有唐绍仪致李鸿章电云:
  现在汉城两署办公,只余二员。今闻南北进兵,均已逃去,无法挽留。仪一人译电办公,已难料理,而袁道病又须照拂,势急情迫。乞速示遵。
  李鸿章接二电,即为具奏,奉旨允准。李鸿章即电袁云:
  本日奉旨,袁世凯着准其调回。钦此。希将经手各事交唐绍仪代办,即回津。
  袁世凯得电,即回天津。自此以后,清韩之关系遂绝,日清战事亦自此始开。
  第三章 甲午战争之前后
  第一节甲午之役
  朝乱再起,汝昌欲至济物浦先攻日舰,将启行,总署电柅之。逮日舰纵横海上,海军始集大东沟、鸭绿江口。定远为汝昌座船,战既酣,击沉其西京丸一艘。已,致远弹药尽,被击,总兵邓世昌战死。自是连丧五舰,不复能军。汝昌犹立望楼督战,忽座船炮震,晕而仆,舁以下。汝昌鉴世昌之死,虑诸将以轻生为烈,因定海军惩劝章程,李鸿章上之,著为令。旅顺陷,汝昌渡威海,是时两军相去二百二十余里,朝士争弹之,褫职逮问。鸿章请立功自赎,然兵舰既弱,坐守而已。
  逾岁,日军陷荣城,分道入卫。汝昌亟以木簰塞东西两口,复虑南岸三台不守、炮资敌,欲毁龙庙嘴台炮,陆军统将戴宗骞电告鸿章,责其通敌误国,不果毁。待援师不至,乃召各统领力战解围。会日暮大风雪,汝昌尽毁缘岸民船,而南北岸已失,日舰入东口猛攻,定远受重伤,汝昌命驶东岸,俄沉焉,军大震,竞向统帅乞生路,汝昌弗顾,自登靖远巡海口。日舰宵入口门,击沉来远、威远,众益恐。道员牛昶炳等相乡泣,集西员计议。马格禄欲以众挟汝昌,德人瑞乃尔潜告曰:“众心已变,不如沉船夷炮台,徒手降,计较得。”汝昌从之,令诸将同时沉船,不应,遂以船降,而自饮药死,于是威海师熸焉。《清史稿》卷四六二。
  “抗争之动作,实由日大鸟少将所率之混成旅团发于龙山本营至牙山。自七月二十五日开始,在牙山冲丰岛附近,日舰队遇清舰。清突炮击日舰,日舰队应战破之。日陆军亦于成欢驿大破清兵。往驻牙山之清兵遂逃之平壤,日军尾之。见清兵全挂方布一片于枪之刺刀上而逃,其色非白非黄,日军人多不解其意。即捉俘虏而诘之,始知清人知败北挂白旗乞降之例,以白旗无觅处,遂代以包足白布。清兵之弱,于此可见。”
  “日军三路进攻,由平壤直捣盖平,由旅顺陷牛庄、营口,辽东全部皆为日有。海军自击沉丁汝昌四舰后,黄海上之管制权亦均属日。翌年攻陷威海卫,丁汝昌乞降,仰药自尽。山东半岛亦为日有。”(〔日〕佐藤铁治郎《袁世凯》
  第一章第六节)
  时日谋攻台湾及澎湖列岛,又任小松宫彰仁亲王为大总督,将大举而北冲清京。清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诣马关议和。此日清战争之概略也。
  “初,鸿章筹海防十余年,练军简器,外人震其名,谓非用师逾十万,不能攻旅顺,取天津、威海。故俄、法之警,皆知有备而退。至是,中兴诸臣及湘淮军名将皆老死,鲜有存者。鸿章深知将士多不可恃,器械缺乏不应用,方设谋解纷难,而国人以为北洋海军信可恃,争起言战,廷议遂锐意用兵。初败于牙山,继败于平壤,日本乘胜内侵,连陷九连、凤凰诸城,大连、旅顺相继失。复据威海卫、刘公岛,夺我兵舰,海军覆丧殆尽。于是议者交咎鸿章,褫其职,以王文韶代督直隶,命鸿章往日本议和。二十一年二月,抵马关,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陆奥宗光议,多要挟。鸿章遇刺伤面,创甚,而言论自若,气不少衰。日皇遣使慰问谢罪,卒以此结约解兵。会订条款十二,割台湾畀之,日本悉交还侵地。”(《清史稿》卷四一一)
  “1895年4月,清政府派李鸿章到马关,与日本政府所派全权代表伊藤博文讲和。李鸿章与伊藤本是老对手。十年前的天津会议,李鸿章虽然吃了一场哑巴亏,但他跟伊藤形式上还是平起平坐,对等会谈。此时就不同了:一个是战胜国的全权大臣,一个是败兵之将;一个漫天讨价,一个哑口无言。谈判陷于僵局时,日本方面忽然跳出来一个冒失鬼,对准李鸿章打了一枪,打得他血流满面,这才激起了世界舆论的公忿,一致谴责日本不配称为当代法治之国。日本政府慌了手脚,不得不在形式上作出某些让步,与清政府订立了《马关条约》。”
  “条约签定后,有人替李鸿章脸上贴金,说什么这位忍辱负重的老中堂,用了自己的鲜血,换来战胜国的宽大条件。这个条件究竟宽大到什么程度呢?请看,清政府在条约里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割让了自己的神圣领土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在中国内地加辟了沙市、重庆、杭州、苏州四个通商口岸;中国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内地开设工厂;允许日本船只在中国内河自由航行。中国赔偿日本战费二亿两,按照中国四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摊派半两银子。此外还有不少苛细项目,就不必一一列举了。”(《袁世凯演义》)
  第二节李鸿藻举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