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嘉贵妃传_分卷阅读_124(2 / 4)
慕遥命人收敛了两个公主的尸体,下令诛杀尽当地所有的余孽。而在大公主逃走时,跟着去追的暗卫,也在战后追回了狼狈的大公主。
英王在这一战,彻底的被泽王遗忘,还是打扫战场的中路军发现了昏迷的英王。
在双方交锋之时,他就被大公主手下抽打的昏死过去,倒在地上。后来变故频生,无暇多顾。加上暗卫十二部的人下手狠快,竟没有给对方机会再次拿他要挟泽王。
慕遥把大公主和英王交给暗卫十二部中最善于防守的甲部后,带着剩下的人马南下,赶去救辛寅的大军。
辛寅在坚持了十五日后,等到了带着暗卫十二部的慕遥。暗部十二卫近万人马的加入,顷刻扭转了战局。
世人所知道的暗部十二卫历代每部一百人,但从未有人知道,自打睿帝亲政,就打破了这规矩。他在二十多年间,一直暗中秘密屯兵。
大梁的行宫洛城,靠近大梁的龙脉。慕氏一族当年从那里发家,后来建国后依然在那里屯兵。每代中最最精锐的人才送到玉京皇室,由留京王爷训练,成为统领和打探防卫暗杀的暗卫。
当年洛城行宫,睿帝亲自,最隐秘的目的实际上是把这屯兵龙脉的人马,秘密带去南锣。
逼着杜家交出南锣十三郡,也不过是为了在南锣十三郡隐秘处屯兵做掩护。在关键时刻把北疆和南疆的势力一网打尽。
而暗卫十二部也确实没有让睿帝失望,南疆的护国将军毕竟只有3万人马,暗卫十二部多是以一挡百的悍将,护国将军被辛寅最终斩杀与马下。
当然在他被杀之前,早已经中了辛部的最狠的毒千步杀。
战后辛寅从慕遥手里接过暗卫十二部以及中路军的兵权,下令暗卫十二部继续南下寻找西路军的踪迹。其余人马全都退回边境驻地,整顿休息再做打算。
东路军2.5万的人马,经过瘴气和蛊毒以及战争的损害,只剩下了1万人马。和中路军的4000人马一道,回了边境驻地。
辛寅整顿部队后,上了八百里加紧的折子回报战况。而慕遥也通过南锣十三郡的势力把英王和三位公主的情况告知京中暗卫总领八王爷。
从他递消息给八王起,就意味着他彻底的放弃了皇位的争斗,站入将来留京王爷接掌宗人府的队列。
他想的很清楚,英王经过此次南疆之战,在军中已经失去了人心。再加上四公主之死,他父皇再如何心宽,也不会再重用他二哥了。等待英王一脉将是皇帝的打压。
而他为年长的亲王,又知道暗卫十二部的秘密,皇家无父子,他父皇为了自己的权势,置人于死地不是不可能。他只有投入他八叔的门下,才能保住自己,为母妃和六弟谋求利益。
辛寅和慕遥分别给京中传递消息后的第三日,暗卫十二统领回来了,一同带回来的还有南疆王的头颅以及西路军6000人马。
南疆王九郎,机关算尽,坐上的王位,还未捂热,就丢失了性命。跟大王子的一战,早已使得南疆国内民不聊生,护国将军一死,南疆百姓义愤填膺,各地起义不断。四公主留在南疆的人,和西路军里应外合,早就打开了城门,让暗卫十二部顺利攻入王城,屠杀了南疆皇族所有人性命,同时也取下了南疆王的人头,南疆国灭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辛寅再次上折子,回报最新战况,询问战后如何安排南疆的事宜。
辛寅的折子还未发出,皇帝的旨意却先一步送达。皇帝命陈将军暂时带着陈家军驻守在南疆边境,辛寅带着暗卫十二部留守南疆。
同时,皇帝命泽王带着京畿大营幸存的6000人马回玉京。而八王给的消息里指出,要慕遥回京途中把三位公主以及英王一并带回。暗卫甲部去南疆,辛部人马却务必送怀佳贵妃。
历经6个月之久的南疆战乱,终于在熙嘉二十六年七月,画上了句号。
☆、第70章 身有口诺终不移
熙嘉二十六年七月初十,泽王带着京畿大营得六千将士回京。京畿大营按例在京郊驻扎,泽王只带着身边近卫进入京城地界。皇帝派了八王亲自出城十里迎接,泽王亲自上交京畿大营领兵权后随八王入城。
八王身边跟着的杜子田亲自带着人去京畿大营驻扎处犒劳。另有黄门跟随宣旨,此次出征的京畿大营将士俱受封赏,进了一级。因原京畿大营统领慕辛胤留守南疆,京畿大营暂由兵部杜子田代管。
皇帝有皇帝的思虑,此次出兵南疆,京畿大营损失惨重。跟上回出兵西北昆桑的骁骑营一样,还得休养生息。
凤城之战中,骁骑营并未上场,而是担当了暗中拱卫京师的重责。凤城一战后,骁骑营将士多有羡慕京畿大营的兵能上战场杀敌,是以南疆之战最初,骁骑营统领也是极力争取要出征。
辛寅带兵有一手,京畿大营的新兵被他训练的很好,他本人得皇帝信任,加上这次皇帝暗中的布置,骁骑营的人并未捞到好处。
京畿大营和骁骑营一直都驻扎在京畿,两个营的将士也各不服气。辛寅自兵部调入京畿大营带兵时被封为京畿营督统,正二品武将,同时兼任骁骑营教官。他在时还能压住两营,现如今他留守南疆,京畿营和骁骑营早晚有摩擦。 ↑返回顶部↑
英王在这一战,彻底的被泽王遗忘,还是打扫战场的中路军发现了昏迷的英王。
在双方交锋之时,他就被大公主手下抽打的昏死过去,倒在地上。后来变故频生,无暇多顾。加上暗卫十二部的人下手狠快,竟没有给对方机会再次拿他要挟泽王。
慕遥把大公主和英王交给暗卫十二部中最善于防守的甲部后,带着剩下的人马南下,赶去救辛寅的大军。
辛寅在坚持了十五日后,等到了带着暗卫十二部的慕遥。暗部十二卫近万人马的加入,顷刻扭转了战局。
世人所知道的暗部十二卫历代每部一百人,但从未有人知道,自打睿帝亲政,就打破了这规矩。他在二十多年间,一直暗中秘密屯兵。
大梁的行宫洛城,靠近大梁的龙脉。慕氏一族当年从那里发家,后来建国后依然在那里屯兵。每代中最最精锐的人才送到玉京皇室,由留京王爷训练,成为统领和打探防卫暗杀的暗卫。
当年洛城行宫,睿帝亲自,最隐秘的目的实际上是把这屯兵龙脉的人马,秘密带去南锣。
逼着杜家交出南锣十三郡,也不过是为了在南锣十三郡隐秘处屯兵做掩护。在关键时刻把北疆和南疆的势力一网打尽。
而暗卫十二部也确实没有让睿帝失望,南疆的护国将军毕竟只有3万人马,暗卫十二部多是以一挡百的悍将,护国将军被辛寅最终斩杀与马下。
当然在他被杀之前,早已经中了辛部的最狠的毒千步杀。
战后辛寅从慕遥手里接过暗卫十二部以及中路军的兵权,下令暗卫十二部继续南下寻找西路军的踪迹。其余人马全都退回边境驻地,整顿休息再做打算。
东路军2.5万的人马,经过瘴气和蛊毒以及战争的损害,只剩下了1万人马。和中路军的4000人马一道,回了边境驻地。
辛寅整顿部队后,上了八百里加紧的折子回报战况。而慕遥也通过南锣十三郡的势力把英王和三位公主的情况告知京中暗卫总领八王爷。
从他递消息给八王起,就意味着他彻底的放弃了皇位的争斗,站入将来留京王爷接掌宗人府的队列。
他想的很清楚,英王经过此次南疆之战,在军中已经失去了人心。再加上四公主之死,他父皇再如何心宽,也不会再重用他二哥了。等待英王一脉将是皇帝的打压。
而他为年长的亲王,又知道暗卫十二部的秘密,皇家无父子,他父皇为了自己的权势,置人于死地不是不可能。他只有投入他八叔的门下,才能保住自己,为母妃和六弟谋求利益。
辛寅和慕遥分别给京中传递消息后的第三日,暗卫十二统领回来了,一同带回来的还有南疆王的头颅以及西路军6000人马。
南疆王九郎,机关算尽,坐上的王位,还未捂热,就丢失了性命。跟大王子的一战,早已使得南疆国内民不聊生,护国将军一死,南疆百姓义愤填膺,各地起义不断。四公主留在南疆的人,和西路军里应外合,早就打开了城门,让暗卫十二部顺利攻入王城,屠杀了南疆皇族所有人性命,同时也取下了南疆王的人头,南疆国灭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辛寅再次上折子,回报最新战况,询问战后如何安排南疆的事宜。
辛寅的折子还未发出,皇帝的旨意却先一步送达。皇帝命陈将军暂时带着陈家军驻守在南疆边境,辛寅带着暗卫十二部留守南疆。
同时,皇帝命泽王带着京畿大营幸存的6000人马回玉京。而八王给的消息里指出,要慕遥回京途中把三位公主以及英王一并带回。暗卫甲部去南疆,辛部人马却务必送怀佳贵妃。
历经6个月之久的南疆战乱,终于在熙嘉二十六年七月,画上了句号。
☆、第70章 身有口诺终不移
熙嘉二十六年七月初十,泽王带着京畿大营得六千将士回京。京畿大营按例在京郊驻扎,泽王只带着身边近卫进入京城地界。皇帝派了八王亲自出城十里迎接,泽王亲自上交京畿大营领兵权后随八王入城。
八王身边跟着的杜子田亲自带着人去京畿大营驻扎处犒劳。另有黄门跟随宣旨,此次出征的京畿大营将士俱受封赏,进了一级。因原京畿大营统领慕辛胤留守南疆,京畿大营暂由兵部杜子田代管。
皇帝有皇帝的思虑,此次出兵南疆,京畿大营损失惨重。跟上回出兵西北昆桑的骁骑营一样,还得休养生息。
凤城之战中,骁骑营并未上场,而是担当了暗中拱卫京师的重责。凤城一战后,骁骑营将士多有羡慕京畿大营的兵能上战场杀敌,是以南疆之战最初,骁骑营统领也是极力争取要出征。
辛寅带兵有一手,京畿大营的新兵被他训练的很好,他本人得皇帝信任,加上这次皇帝暗中的布置,骁骑营的人并未捞到好处。
京畿大营和骁骑营一直都驻扎在京畿,两个营的将士也各不服气。辛寅自兵部调入京畿大营带兵时被封为京畿营督统,正二品武将,同时兼任骁骑营教官。他在时还能压住两营,现如今他留守南疆,京畿营和骁骑营早晚有摩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