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寇_分卷阅读_488(2 / 4)
虽然他在三年前就已经领教过了于家军的厉害,并且偷偷的登上宫墙,偷眼打量过皇宫外守御抑或是可以说是监视皇宫的于家军,但是像今天这样,第一次正视这么大一支于家军的兵马,却还是第一次。
当他见到了这支岳峙渊渟的兵马的时候,崇祯还是被彻底震撼了,这是一支完全不同于他曾经见过的大明官军的兵马,这支兵马所散发出的这种气势,是他平生仅见过的最令人震撼的一支人马。
虽然他们旌旗和服饰并不花哨,但是却让人产生出一种如同山岳一般,忍不住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这支兵马虽然只是朝那里一站,便产生出一种不动如山的气势,让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来,此乃是一支完全可以纵横天下的雄狮的感觉,无法与之抗衡。
崇祯不由得心中微微叹了口气,他在位十几年里,虽然励精图治,整日里想要打造一支雄师出来,替他平靖天下,但是不管他如何努力,最终都未能如愿以偿,但是于孝天却不知道怎么,就轻轻松松的打造出了这么一支钢铁一般的雄师,成就了他的一番大业。
这一次于孝天破例请了崇祯一起出京,到天津卫钦点大军,誓师出关对关外建奴发动反攻,彻底收复辽东失地。
崇祯虽然不情愿,但是也耐不住寂寞和好奇,最后还是答应了于孝天的邀请,随同于孝天亲自来天津卫为这支出关的于家军送行。
今天当抵达了这里,见到了这支兵马之后,崇祯便知道,建奴这一次当真要完了!他不相信这世上还有什么兵马,能挡得住这支钢铁洪流,虽然他们人数并不是很多,在这里集结的不过只有区区不到三万人的兵力,但是却让人有一种强烈的放心感,根本不担心他们会吃什么败仗。
建奴大军当年在崇祯十二年初的时候,就曾经栽在了这支兵马面前,现如今虽然建奴得到了三年的喘息之机,但是却恐怕依旧无法抵挡得住这样一支雄兵。
扭头看看在御辇旁边骑于马上的于孝天,于孝天这时候也同样容光焕发,脸上微微露出一丝得意的神态,但是同时身上却散发着一种难言的豪迈之情。
崇祯可以理解于孝天这个时候的心情,这世上任何一个人,当面对着这么一支由他亲手打造出来的雄师的时候,恐怕都会产生出这样的豪情,只可惜这支兵马不是他朱家的兵马,而是于孝天的私兵,如果当年他崇祯能拥有这么一支雄师的话,如何会落到眼下这种地步。
崇祯不由得心中一阵阵的酸楚,但是却还是强自控制住了自己想要落泪的情绪,深吸一口气故作镇定的被请下了大辇,于孝天也翻身下马,陪同着崇祯,一步步的步上了在大校场之中坐北朝南的那座高台。
高台之上这时候已经有人提前不知停当,摆放了一张大椅,大椅后面竖着一顶硕大的黄罗伞盖,于孝天请崇祯坐在了黄罗伞下的这张龙椅之上。
此时那些于家军兵将,这才把目光投注在了居中而坐的崇祯身上,不少人脸上微微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同时似乎还有点不屑的感觉。
现如今他们乃是于家军的兵将,虽然名义上顶着大明官军的名号,但是任谁都清楚,他们真正效忠的是何人,今日他们誓师出征,乃是奉了于孝天的军令,完全不是为了眼前这个曾经的大明皇帝,但是这个大明皇帝,今日不知为何,却也来到了这里,参加了这次他们的誓师出征。
第一百一十二章 越俎代庖
于孝天请崇祯坐定之后,转身走到了高台前面,一抖肩膀上的大红披风,对着下面单膝跪地的兵将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声喝道:“免礼!”
数万于家军兵将闻令立即整齐划一的哗啦一声,齐刷刷的站了起来,异口同声的高呼道:“谢大帅!”说罢之后,瞬间校场之内便恢复了安静。
于孝天满意的扫视了一眼面前台下的这支兵马,点了点头朗声叫道:“诸位!今日乃是我朝一个重要的日子!于某特别请来了当今圣上,来为你等送行!
曾几何时,在北方的关外,有这么一股暴徒,侵占了整个辽东,奴役了我们辽东汉人数十年之久!
他们凶厉残酷,杀我汉人,屡屡犯边,无恶不作,为祸了数十载,却无人能治,但是现如今他们将要为此付出代价,于某此次将会亲自挂帅,率领你等出征辽东,将其彻底从这个世上抹去!光复我朝故土!
拿回我们失去了数十年之久的荣耀,让这些建奴从此之后永远在我们脚下战栗!你们能随同于某得幸参加这一次出征,乃是我等的幸运!
我们将要昭告天下,从此之后,这个世上任何人都永远无法再骑在我们头上,当年的屈辱将会被我们彻底洗刷!
……”
于孝天用极为洪亮的声音,足足说了大致有十分钟的时间,这才终于结束了他的演讲,虽然时间不算很长,但是却听得下面众人各个都忍不住热血沸腾,在军将们的带领下,再一次山呼海啸的怒吼了起来,所有兵将都拔出了武器,高举过头振臂狂吼了起来:“誓杀建奴,光复辽东……”
这片吼声,如同平地响起了一声惊雷一般,滚滚朝着远方传去,久久回荡在天地之间。
随后作为副帅出征的孟飞,策马从高台下的兵列之中冲了出来,奔至高台之下,拔出腰刀,对着高台上的于孝天以及崇祯行了一个持刀礼,高声叫道:“请大帅与圣上检阅兵马,誓师出发!”
于孝天还礼大声叫道:“准!”
言罢之后,下面的兵将们,立即开始以营为单位,随即开始鱼贯出场,每个营组成一个横排五十人,竖列二十五人的方阵,精神抖擞的踏着整齐如一的步伐,隆隆从高台前面走过。
崇祯心中酸楚,但是心情同时也很复杂,默默的坐在龙椅上观看着眼前的于家军的检阅仪式,这些兵将眼中,根本没有他这个大明皇帝的存在,一切都在以于孝天马头是瞻,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今天他虽然以当今圣上的名义前来观礼,但是却始终都是一个配角,这让他内心之中充满了一种屈辱和挫败的感觉。 ↑返回顶部↑
当他见到了这支岳峙渊渟的兵马的时候,崇祯还是被彻底震撼了,这是一支完全不同于他曾经见过的大明官军的兵马,这支兵马所散发出的这种气势,是他平生仅见过的最令人震撼的一支人马。
虽然他们旌旗和服饰并不花哨,但是却让人产生出一种如同山岳一般,忍不住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这支兵马虽然只是朝那里一站,便产生出一种不动如山的气势,让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来,此乃是一支完全可以纵横天下的雄狮的感觉,无法与之抗衡。
崇祯不由得心中微微叹了口气,他在位十几年里,虽然励精图治,整日里想要打造一支雄师出来,替他平靖天下,但是不管他如何努力,最终都未能如愿以偿,但是于孝天却不知道怎么,就轻轻松松的打造出了这么一支钢铁一般的雄师,成就了他的一番大业。
这一次于孝天破例请了崇祯一起出京,到天津卫钦点大军,誓师出关对关外建奴发动反攻,彻底收复辽东失地。
崇祯虽然不情愿,但是也耐不住寂寞和好奇,最后还是答应了于孝天的邀请,随同于孝天亲自来天津卫为这支出关的于家军送行。
今天当抵达了这里,见到了这支兵马之后,崇祯便知道,建奴这一次当真要完了!他不相信这世上还有什么兵马,能挡得住这支钢铁洪流,虽然他们人数并不是很多,在这里集结的不过只有区区不到三万人的兵力,但是却让人有一种强烈的放心感,根本不担心他们会吃什么败仗。
建奴大军当年在崇祯十二年初的时候,就曾经栽在了这支兵马面前,现如今虽然建奴得到了三年的喘息之机,但是却恐怕依旧无法抵挡得住这样一支雄兵。
扭头看看在御辇旁边骑于马上的于孝天,于孝天这时候也同样容光焕发,脸上微微露出一丝得意的神态,但是同时身上却散发着一种难言的豪迈之情。
崇祯可以理解于孝天这个时候的心情,这世上任何一个人,当面对着这么一支由他亲手打造出来的雄师的时候,恐怕都会产生出这样的豪情,只可惜这支兵马不是他朱家的兵马,而是于孝天的私兵,如果当年他崇祯能拥有这么一支雄师的话,如何会落到眼下这种地步。
崇祯不由得心中一阵阵的酸楚,但是却还是强自控制住了自己想要落泪的情绪,深吸一口气故作镇定的被请下了大辇,于孝天也翻身下马,陪同着崇祯,一步步的步上了在大校场之中坐北朝南的那座高台。
高台之上这时候已经有人提前不知停当,摆放了一张大椅,大椅后面竖着一顶硕大的黄罗伞盖,于孝天请崇祯坐在了黄罗伞下的这张龙椅之上。
此时那些于家军兵将,这才把目光投注在了居中而坐的崇祯身上,不少人脸上微微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同时似乎还有点不屑的感觉。
现如今他们乃是于家军的兵将,虽然名义上顶着大明官军的名号,但是任谁都清楚,他们真正效忠的是何人,今日他们誓师出征,乃是奉了于孝天的军令,完全不是为了眼前这个曾经的大明皇帝,但是这个大明皇帝,今日不知为何,却也来到了这里,参加了这次他们的誓师出征。
第一百一十二章 越俎代庖
于孝天请崇祯坐定之后,转身走到了高台前面,一抖肩膀上的大红披风,对着下面单膝跪地的兵将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声喝道:“免礼!”
数万于家军兵将闻令立即整齐划一的哗啦一声,齐刷刷的站了起来,异口同声的高呼道:“谢大帅!”说罢之后,瞬间校场之内便恢复了安静。
于孝天满意的扫视了一眼面前台下的这支兵马,点了点头朗声叫道:“诸位!今日乃是我朝一个重要的日子!于某特别请来了当今圣上,来为你等送行!
曾几何时,在北方的关外,有这么一股暴徒,侵占了整个辽东,奴役了我们辽东汉人数十年之久!
他们凶厉残酷,杀我汉人,屡屡犯边,无恶不作,为祸了数十载,却无人能治,但是现如今他们将要为此付出代价,于某此次将会亲自挂帅,率领你等出征辽东,将其彻底从这个世上抹去!光复我朝故土!
拿回我们失去了数十年之久的荣耀,让这些建奴从此之后永远在我们脚下战栗!你们能随同于某得幸参加这一次出征,乃是我等的幸运!
我们将要昭告天下,从此之后,这个世上任何人都永远无法再骑在我们头上,当年的屈辱将会被我们彻底洗刷!
……”
于孝天用极为洪亮的声音,足足说了大致有十分钟的时间,这才终于结束了他的演讲,虽然时间不算很长,但是却听得下面众人各个都忍不住热血沸腾,在军将们的带领下,再一次山呼海啸的怒吼了起来,所有兵将都拔出了武器,高举过头振臂狂吼了起来:“誓杀建奴,光复辽东……”
这片吼声,如同平地响起了一声惊雷一般,滚滚朝着远方传去,久久回荡在天地之间。
随后作为副帅出征的孟飞,策马从高台下的兵列之中冲了出来,奔至高台之下,拔出腰刀,对着高台上的于孝天以及崇祯行了一个持刀礼,高声叫道:“请大帅与圣上检阅兵马,誓师出发!”
于孝天还礼大声叫道:“准!”
言罢之后,下面的兵将们,立即开始以营为单位,随即开始鱼贯出场,每个营组成一个横排五十人,竖列二十五人的方阵,精神抖擞的踏着整齐如一的步伐,隆隆从高台前面走过。
崇祯心中酸楚,但是心情同时也很复杂,默默的坐在龙椅上观看着眼前的于家军的检阅仪式,这些兵将眼中,根本没有他这个大明皇帝的存在,一切都在以于孝天马头是瞻,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今天他虽然以当今圣上的名义前来观礼,但是却始终都是一个配角,这让他内心之中充满了一种屈辱和挫败的感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