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寇_分卷阅读_478(2 / 4)
可是现在突然间福建总兵于孝天这个丘八,居然敢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率兵杀入京师捕杀朝官,这如何了得?文官岂能让这等丘八骑在头上拉屎?
所以当即便有不少文官勃然大怒,纷纷叫嚣着要起兵平叛,但是这种声音,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些文官也就是叫唤叫唤罢了,他们当然知道于孝天麾下的于家军不好惹,十万建奴大军都不是于家军的对手,就他们纠集起来一些杂牌军乌合之众,就算是跑京师也是给人家送菜。
但是唯有一人却有这个胆子,那正是目前的三边总督洪承畴,洪承畴这些年来一直在领兵为朝廷清剿流民军,而且用在陕西募集的陕兵,操练出了一支雄兵,对流民军这些年来屡屡用兵,可以说是胜多败少,也着实为朝廷剿灭了大批的流民军。
而且洪承畴此人胆大心细,手腕很硬,当年他在杨鹤手下听命的时候,杨鹤主抚,但是他却并不赞成杨鹤的主张,对于投降的流民军敢于杀降,这些年来死在他手中的流民军起码超过数万人之多,所以说洪承畴绝对算是大明这个时代文官之中,有胆有识之人。
也正因为洪承畴敢杀,后来又降清,毁掉了他一世英名,在后世天朝历史上从来是被当做反面人物进行评判的。
但是在这个时代,洪承畴目前为止,绝对算是大明的能臣,非常受崇祯的信任,而且在朝野之中,都享有盛誉。
洪承畴本来前段时间一直在追剿李自成和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等流民军,这一两年来,已经有数股流民军被他剿灭,而且近年来随着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的策略之后,各地官军开始协调对流民军进行清剿,使得大明的形势逐渐好转,流民军开始逐渐被压缩回了陕西,并且逐步的被挤压到了山林之中,有苟延残喘的态势,只要官军再加把力,那么便有希望将这些大股的流民军给剿灭。
李自成这时候已经被赶得鸡飞狗跳,几万人的规模被洪承畴追杀的仅剩下了数百人逃入到了商洛山中,而张献忠也被赶入到了四川境内,堵在了山里面眼看着也是没多少蹦跶的机会了,另外罗汝才也被挤在了陕西、河南、湖广、四川交界的山中,眼瞅着也没往日那么嚣张了。
所以洪承畴感觉这一次差不多总算是能把流民军给解决了,可是没想到偏偏去年秋天建奴大军又一次南下破关而入,大掠京畿一带,并且南下两千里,直入大明北直隶、山西、山东腹地,导致北方局势顿时恶化。
朝廷当时便下旨要他和孙传庭尽快解决掉李自成张献忠等流民军,率师北上入卫京师,洪承畴下了狠力气,对李自成等流民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追杀行动。
时至十二年春的时候,眼瞅着他便要大功告成,可是却听闻朝廷命他立即集结兵力北上入卫,因为济南府被建奴攻陷,整个北方局势糜烂到了极点。
于是洪承畴只得无奈之下,放弃了对李自成最后的清剿,着令各部官兵朝潼关集结,并且命孙传庭随军前往,准备出潼关北上入卫。
但是洪承畴还没有来得及率部出潼关,便又得到消息,说福建总兵于孝天率兵突然北上攻占了天津卫,直接威胁到了京师的安全。
洪承畴闻之大惊,大骂于孝天乃是一个叛逆之徒,选择在这个时候谋反作乱,于是他加紧调兵遣将出潼关赶往京师。
但是数万大军分部在陕西各处,想要一下集结起来,以这个时代的行军速度和物资筹措的速度,对于原本已经快要赤地百里的陕西来说,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洪承畴心急如焚,但是官军始终无法迅速集结到潼关一带,于是洪承畴只得先率领两万洪兵精锐,先行出潼关,渡黄河赶往京师。
而他命孙传庭在潼关收拢剩余的兵马,随后速速赶往京师入卫,可是在路上,他又听到消息,说于孝天此次入天津卫,并非是要谋叛作乱,而是冒死抗旨要在天津卫堵截入犯的建奴大军,与建奴大军要在天津卫一带决死一战。
这一下洪承畴有点糊涂了,对于朝廷这两年来一直忌惮于孝天的事情他是有所耳闻的,而且他也知道朝廷有计划在剿灭了这些流民军之后,便集结兵力南下福建,准备将于孝天所部讨灭,为此他甚至已经提前查阅了有关福建一带的地形人文等资料,还着人准备了福建的地图,因为他认为一旦朝廷要是对于孝天用兵的话,很可能还会调他前往主持大局,所以洪承畴这段时间闲暇的时候,便提前未雨绸缪做一些准备。
另外他也搜集了一些有关于孝天兵力的情况,知道于孝天麾下拥有重兵数万,而且还拥有大明最强悍的水师力量,对于如何剿灭于孝天,他是有很大的顾虑的。
(再次感谢大漠笑春风和gzg1972朋友的打赏!顺便再求几张月票成不?)
第八十八章 怒发冲冠
于孝天在福建经营十几年,势力早已是根深蒂固,朝廷大军入闽对其进行进讨,他算是以逸待劳,主场作战,而入闽官军则算是异、地客场作战,福建又有大量的山地丘陵和河流,地形很复杂,并不适合大规模的用兵,想要把于孝天从福建连根拔起,是有着相当的难度的,而且于孝天麾下的兵马不是一般的流寇,他麾下的兵马名义上也算是正牌的官兵,拥有完善的组织性,据说于家军还相当凶悍,这么多年来不管跟谁动手,从未遭遇过大的败绩,相传于家军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善用火器克敌制胜,对此洪承畴颇为担忧。
洪承畴这时候也把于孝天已经视作了大明最大的隐患,认为于孝天此人肯定有不臣之心,确实应该尽早将其清除掉为妙。
所以当听闻于孝天悍然北上进犯天津卫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就是此獠要兴师作反,趁乱攻取京师谋逆篡国。
但是当他又听闻于孝天驻兵天津卫,不再逼近京师,而是拦住了退往关外建奴大军,并且宣布要与之决一死战的消息的时候,洪承畴当真有些糊涂了。
于孝天既然是一个逆臣贼子,那么他没理由这么做呀!要是他和建奴死战一场的话,就算是他的兵马再厉害,当真能把建奴大军给击败,到时候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将会彻底失去战力,到时候他领兵孤悬于天津卫,失去战力的残部,到时候便会成为朝廷的俎上之肉,任朝廷随便宰割了。
而且他的兵力也没有多少,建奴十万大军,而他不过只有区区三四万兵马,没理由能打得败如此嚣张的建奴大军,获胜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还有于孝天这一次北上为冤死在巨鹿的卢象升疾呼鸣冤,抨击杨嗣昌、高起潜、陈新甲、刘宇亮等人是导致卢象升冤死的罪魁祸首。
对此洪承畴对于孝天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感,因为洪承畴和卢象升曾经算是合作关系,两个人私交还算是相当不错。
前几年的时候,朝廷命卢象升出任五省总督,和他配合清剿流民军,卢象升身为一个文官,却是一个奇才,善于控兵,御下极严,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非常善战而且悍勇,颇得洪承畴的敬佩。
后来卢象升被调往宣大任宣大总督,虽然不再和洪承畴配合,但是两个人还是有私信来往,讨论一些有关如何清剿流民军的方法,卢象升提出了不少不错的办法,洪承畴自觉受益匪浅。 ↑返回顶部↑
所以当即便有不少文官勃然大怒,纷纷叫嚣着要起兵平叛,但是这种声音,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些文官也就是叫唤叫唤罢了,他们当然知道于孝天麾下的于家军不好惹,十万建奴大军都不是于家军的对手,就他们纠集起来一些杂牌军乌合之众,就算是跑京师也是给人家送菜。
但是唯有一人却有这个胆子,那正是目前的三边总督洪承畴,洪承畴这些年来一直在领兵为朝廷清剿流民军,而且用在陕西募集的陕兵,操练出了一支雄兵,对流民军这些年来屡屡用兵,可以说是胜多败少,也着实为朝廷剿灭了大批的流民军。
而且洪承畴此人胆大心细,手腕很硬,当年他在杨鹤手下听命的时候,杨鹤主抚,但是他却并不赞成杨鹤的主张,对于投降的流民军敢于杀降,这些年来死在他手中的流民军起码超过数万人之多,所以说洪承畴绝对算是大明这个时代文官之中,有胆有识之人。
也正因为洪承畴敢杀,后来又降清,毁掉了他一世英名,在后世天朝历史上从来是被当做反面人物进行评判的。
但是在这个时代,洪承畴目前为止,绝对算是大明的能臣,非常受崇祯的信任,而且在朝野之中,都享有盛誉。
洪承畴本来前段时间一直在追剿李自成和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等流民军,这一两年来,已经有数股流民军被他剿灭,而且近年来随着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的策略之后,各地官军开始协调对流民军进行清剿,使得大明的形势逐渐好转,流民军开始逐渐被压缩回了陕西,并且逐步的被挤压到了山林之中,有苟延残喘的态势,只要官军再加把力,那么便有希望将这些大股的流民军给剿灭。
李自成这时候已经被赶得鸡飞狗跳,几万人的规模被洪承畴追杀的仅剩下了数百人逃入到了商洛山中,而张献忠也被赶入到了四川境内,堵在了山里面眼看着也是没多少蹦跶的机会了,另外罗汝才也被挤在了陕西、河南、湖广、四川交界的山中,眼瞅着也没往日那么嚣张了。
所以洪承畴感觉这一次差不多总算是能把流民军给解决了,可是没想到偏偏去年秋天建奴大军又一次南下破关而入,大掠京畿一带,并且南下两千里,直入大明北直隶、山西、山东腹地,导致北方局势顿时恶化。
朝廷当时便下旨要他和孙传庭尽快解决掉李自成张献忠等流民军,率师北上入卫京师,洪承畴下了狠力气,对李自成等流民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追杀行动。
时至十二年春的时候,眼瞅着他便要大功告成,可是却听闻朝廷命他立即集结兵力北上入卫,因为济南府被建奴攻陷,整个北方局势糜烂到了极点。
于是洪承畴只得无奈之下,放弃了对李自成最后的清剿,着令各部官兵朝潼关集结,并且命孙传庭随军前往,准备出潼关北上入卫。
但是洪承畴还没有来得及率部出潼关,便又得到消息,说福建总兵于孝天率兵突然北上攻占了天津卫,直接威胁到了京师的安全。
洪承畴闻之大惊,大骂于孝天乃是一个叛逆之徒,选择在这个时候谋反作乱,于是他加紧调兵遣将出潼关赶往京师。
但是数万大军分部在陕西各处,想要一下集结起来,以这个时代的行军速度和物资筹措的速度,对于原本已经快要赤地百里的陕西来说,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洪承畴心急如焚,但是官军始终无法迅速集结到潼关一带,于是洪承畴只得先率领两万洪兵精锐,先行出潼关,渡黄河赶往京师。
而他命孙传庭在潼关收拢剩余的兵马,随后速速赶往京师入卫,可是在路上,他又听到消息,说于孝天此次入天津卫,并非是要谋叛作乱,而是冒死抗旨要在天津卫堵截入犯的建奴大军,与建奴大军要在天津卫一带决死一战。
这一下洪承畴有点糊涂了,对于朝廷这两年来一直忌惮于孝天的事情他是有所耳闻的,而且他也知道朝廷有计划在剿灭了这些流民军之后,便集结兵力南下福建,准备将于孝天所部讨灭,为此他甚至已经提前查阅了有关福建一带的地形人文等资料,还着人准备了福建的地图,因为他认为一旦朝廷要是对于孝天用兵的话,很可能还会调他前往主持大局,所以洪承畴这段时间闲暇的时候,便提前未雨绸缪做一些准备。
另外他也搜集了一些有关于孝天兵力的情况,知道于孝天麾下拥有重兵数万,而且还拥有大明最强悍的水师力量,对于如何剿灭于孝天,他是有很大的顾虑的。
(再次感谢大漠笑春风和gzg1972朋友的打赏!顺便再求几张月票成不?)
第八十八章 怒发冲冠
于孝天在福建经营十几年,势力早已是根深蒂固,朝廷大军入闽对其进行进讨,他算是以逸待劳,主场作战,而入闽官军则算是异、地客场作战,福建又有大量的山地丘陵和河流,地形很复杂,并不适合大规模的用兵,想要把于孝天从福建连根拔起,是有着相当的难度的,而且于孝天麾下的兵马不是一般的流寇,他麾下的兵马名义上也算是正牌的官兵,拥有完善的组织性,据说于家军还相当凶悍,这么多年来不管跟谁动手,从未遭遇过大的败绩,相传于家军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善用火器克敌制胜,对此洪承畴颇为担忧。
洪承畴这时候也把于孝天已经视作了大明最大的隐患,认为于孝天此人肯定有不臣之心,确实应该尽早将其清除掉为妙。
所以当听闻于孝天悍然北上进犯天津卫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就是此獠要兴师作反,趁乱攻取京师谋逆篡国。
但是当他又听闻于孝天驻兵天津卫,不再逼近京师,而是拦住了退往关外建奴大军,并且宣布要与之决一死战的消息的时候,洪承畴当真有些糊涂了。
于孝天既然是一个逆臣贼子,那么他没理由这么做呀!要是他和建奴死战一场的话,就算是他的兵马再厉害,当真能把建奴大军给击败,到时候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将会彻底失去战力,到时候他领兵孤悬于天津卫,失去战力的残部,到时候便会成为朝廷的俎上之肉,任朝廷随便宰割了。
而且他的兵力也没有多少,建奴十万大军,而他不过只有区区三四万兵马,没理由能打得败如此嚣张的建奴大军,获胜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还有于孝天这一次北上为冤死在巨鹿的卢象升疾呼鸣冤,抨击杨嗣昌、高起潜、陈新甲、刘宇亮等人是导致卢象升冤死的罪魁祸首。
对此洪承畴对于孝天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感,因为洪承畴和卢象升曾经算是合作关系,两个人私交还算是相当不错。
前几年的时候,朝廷命卢象升出任五省总督,和他配合清剿流民军,卢象升身为一个文官,却是一个奇才,善于控兵,御下极严,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非常善战而且悍勇,颇得洪承畴的敬佩。
后来卢象升被调往宣大任宣大总督,虽然不再和洪承畴配合,但是两个人还是有私信来往,讨论一些有关如何清剿流民军的方法,卢象升提出了不少不错的办法,洪承畴自觉受益匪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