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_分卷阅读_173(1 / 3)
李平舟道,“我都七十的人了,陛下不弃,犹留我忝居内阁首相之位。若无意外,待我退下来,这内阁之首便是徐相的。”
唐盛更是诧异,“自来内阁相臣少有外任官员接掌。”这又得说一说大凤朝官场惯例,一般游宦各地的官员,如唐盛这样的是,少有机会进内阁。内阁大臣,多是几十年在帝都任职之人,一路从六部九卿熬啊熬的熬到中枢。
唐盛的惊讶,李平舟倒能理解,他不好说皇帝陛下是怪鸟,只道,“陛下别有脾性。”在李平舟看来,皇帝陛下与他家皇帝祖宗们不一样,他脑袋里想啥,一般二般人真猜不透。不过,抛开脾性不谈,皇帝陛下是个相当有魄力的人,他想干的事,那是一定要干的,而且通常还干的成功。唐盛只得道,“陛下圣明,自有论断。”
师徒两个说了些朝政,便换了轻松的话题,李平舟笑,“你呀,别的都好,只是一样,我看惜春的亲事你也该上上心。这帝都城里,不知多少人想给他说亲,偏生你远在蜀中,这样的终身大事,你再不给他定下来,岂不耽搁了孩子?”
唐盛心里的难处就甭提了,他何时不愿意给唐惜春说亲了,他盼孙子盼的眼睛都要放绿光。这回好容易黎雪被打跑了,唐惜春偏生还不乐意成亲。唐盛道,“他小时候颇是不成器,我只担心耽搁了人家姑娘。后来又经了一些坎坷,于这上头的事倒淡了。”
李平舟便不再多说,道,“我看惜春做事颇为仔细,便是他心里有什么过不去的事,你也需开导一二,他这大好年华,千万别蹉跎了。再者,若能给他娶一房贤妻,也省得他在帝都没个人照顾。”
唐盛称是。
就因着唐惜春娶亲之事,父子俩还大吵了一架,唐盛回蜀中前唐惜春的脸都是臭的。罗氏回了几趟娘家,知娘家倒是有意唐惜春,只是,她怎敢做这个主,看这形势,罗氏根本就没开口。
唐惜春不想老太太再去蜀中,道,“这刚来帝都又要回蜀中,祖母的身子如何禁得起?不如让祖母留在帝都吧。”
唐盛讽刺,“在帝都看你打光棍,还不够气生呢。”坚决要把老娘带走。
唐惜春翻着白眼闲闲道,“气吧气吧可千万别气死啦。”
唐盛抬手要打,唐惜春眼疾脚快的逃跑。唐盛气,“上辈子欠你的。”生出这种倒霉孩子。没出息的时候担心他将来,有出息了,又死活不肯成亲生子,混账小子!
唐盛把唐惜夏留在了帝都,诚如唐惜春所说,帝都各方面的环境条件都比蜀中要好一些。何况,唐惜春已经给唐惜夏办好了国子监的入学手续,根本没用唐盛费半点儿心。
罗氏还颇为感激唐惜春,这点子事,不论丈夫或是娘家都能办,但,唐惜春抢先办了,就是对自己儿子的情分。唐惜春对她如何,罗氏不在意,只要对她儿女好,她就知足了。罗氏叮嘱儿子半日,“好生念书,跟念书好的同窗来往,那些淘气捣蛋的,不要理睬他们。有事情跟你大哥商量,若是解决不了,就去你外公家。”
唐惜夏一一应了,心里有些舍不得父母。唐惜秋则羡慕唐惜夏的很,道,“以往我觉着成都府就够繁华的了,跟帝都不能比,三哥,你可真好运道。我也愿意跟大哥住。”他大哥给了她很多漂亮料子还有首饰。
唐惜夏一板一眼,“你留在父母身边替我和大哥尽一尽孝道。”
唐惜秋,“这我知道。”
母子三人说着私房话,因将回蜀中,唐盛在冷战中也得把不孝子叫到跟前嘱咐几句,“好生当差,好生过日子,照顾好惜夏。”
“知道知道。”唐惜春毕竟两辈子都过来了,也不好再跟老爹赌气,这会儿就有些舍不得了,过去给老爹捏肩膀讨好,“你也别太辛苦,我听说弄什么蜀藏贸易的事,麻烦的很。做官没个头儿,还是要保重身子,你看李师公,身子硬硬朗朗的,都七十了还能做相爷。看李师公就知道,活的久才是大道。”把别人都熬死了,可不就换他上去了么。
唐盛听的哭笑不得,也知儿子是孝顺的意思,拍拍唐惜春的肩,“帝都的亲戚朋友,多走动着些。把惜夏留下,一是国子监的教学不差,二则,他年纪也渐大了,帝都视野到底开阔些。他是个老实孩子,读书用心,别的事情上便差些,你多带带他。”
唐惜春坏笑,“二乖是有些呆。”
唐盛瞪儿子,“哪里有这样说自己弟弟的。”到底也笑了,长子活泼的不像话,次子老实的不像话,唉,世事两难全,要是综合平均一下就好了。
唐盛又道,“这次你提都没提惜时,你们远着些也好,但也不要形同陌路。”
唐惜春“唔”了一声,没说话。
因夏日炎热,唐老太太到底上了年纪,不易远行,又有唐惜春在老太太跟前放赖撒娇,唐老太太就留在了帝都,最终唐盛带着罗氏唐惜秋去了蜀中。
转眼便是五个春秋,新的历法修定完毕,唐惜春与参与修定历法的钦天监诸人都得了赏赐,皇帝陛下素来大方,非但令史官记下这一笔,连带着修历法的人都让史官记录下来,还给了蜀太妃一个顾问的名头儿。
蜀太妃笑,“夙愿得偿。”她一生亦是钟情于此。
皇帝陛下大喜之下随便许愿,问唐惜春,“卿可有什么心愿,朕皆可赏你。”
唐惜春仔细想了想,真没有。
重活这一辈子,他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好好过日子,要是再能做些给他老爹长脸的事就更好不过。重活一辈子,他不是不幸运,知道了自己能做什么,也体会到了一件事做成功后的成就感。这种感觉,不是有多少钱或是有多高的地位,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 ↑返回顶部↑
唐盛更是诧异,“自来内阁相臣少有外任官员接掌。”这又得说一说大凤朝官场惯例,一般游宦各地的官员,如唐盛这样的是,少有机会进内阁。内阁大臣,多是几十年在帝都任职之人,一路从六部九卿熬啊熬的熬到中枢。
唐盛的惊讶,李平舟倒能理解,他不好说皇帝陛下是怪鸟,只道,“陛下别有脾性。”在李平舟看来,皇帝陛下与他家皇帝祖宗们不一样,他脑袋里想啥,一般二般人真猜不透。不过,抛开脾性不谈,皇帝陛下是个相当有魄力的人,他想干的事,那是一定要干的,而且通常还干的成功。唐盛只得道,“陛下圣明,自有论断。”
师徒两个说了些朝政,便换了轻松的话题,李平舟笑,“你呀,别的都好,只是一样,我看惜春的亲事你也该上上心。这帝都城里,不知多少人想给他说亲,偏生你远在蜀中,这样的终身大事,你再不给他定下来,岂不耽搁了孩子?”
唐盛心里的难处就甭提了,他何时不愿意给唐惜春说亲了,他盼孙子盼的眼睛都要放绿光。这回好容易黎雪被打跑了,唐惜春偏生还不乐意成亲。唐盛道,“他小时候颇是不成器,我只担心耽搁了人家姑娘。后来又经了一些坎坷,于这上头的事倒淡了。”
李平舟便不再多说,道,“我看惜春做事颇为仔细,便是他心里有什么过不去的事,你也需开导一二,他这大好年华,千万别蹉跎了。再者,若能给他娶一房贤妻,也省得他在帝都没个人照顾。”
唐盛称是。
就因着唐惜春娶亲之事,父子俩还大吵了一架,唐盛回蜀中前唐惜春的脸都是臭的。罗氏回了几趟娘家,知娘家倒是有意唐惜春,只是,她怎敢做这个主,看这形势,罗氏根本就没开口。
唐惜春不想老太太再去蜀中,道,“这刚来帝都又要回蜀中,祖母的身子如何禁得起?不如让祖母留在帝都吧。”
唐盛讽刺,“在帝都看你打光棍,还不够气生呢。”坚决要把老娘带走。
唐惜春翻着白眼闲闲道,“气吧气吧可千万别气死啦。”
唐盛抬手要打,唐惜春眼疾脚快的逃跑。唐盛气,“上辈子欠你的。”生出这种倒霉孩子。没出息的时候担心他将来,有出息了,又死活不肯成亲生子,混账小子!
唐盛把唐惜夏留在了帝都,诚如唐惜春所说,帝都各方面的环境条件都比蜀中要好一些。何况,唐惜春已经给唐惜夏办好了国子监的入学手续,根本没用唐盛费半点儿心。
罗氏还颇为感激唐惜春,这点子事,不论丈夫或是娘家都能办,但,唐惜春抢先办了,就是对自己儿子的情分。唐惜春对她如何,罗氏不在意,只要对她儿女好,她就知足了。罗氏叮嘱儿子半日,“好生念书,跟念书好的同窗来往,那些淘气捣蛋的,不要理睬他们。有事情跟你大哥商量,若是解决不了,就去你外公家。”
唐惜夏一一应了,心里有些舍不得父母。唐惜秋则羡慕唐惜夏的很,道,“以往我觉着成都府就够繁华的了,跟帝都不能比,三哥,你可真好运道。我也愿意跟大哥住。”他大哥给了她很多漂亮料子还有首饰。
唐惜夏一板一眼,“你留在父母身边替我和大哥尽一尽孝道。”
唐惜秋,“这我知道。”
母子三人说着私房话,因将回蜀中,唐盛在冷战中也得把不孝子叫到跟前嘱咐几句,“好生当差,好生过日子,照顾好惜夏。”
“知道知道。”唐惜春毕竟两辈子都过来了,也不好再跟老爹赌气,这会儿就有些舍不得了,过去给老爹捏肩膀讨好,“你也别太辛苦,我听说弄什么蜀藏贸易的事,麻烦的很。做官没个头儿,还是要保重身子,你看李师公,身子硬硬朗朗的,都七十了还能做相爷。看李师公就知道,活的久才是大道。”把别人都熬死了,可不就换他上去了么。
唐盛听的哭笑不得,也知儿子是孝顺的意思,拍拍唐惜春的肩,“帝都的亲戚朋友,多走动着些。把惜夏留下,一是国子监的教学不差,二则,他年纪也渐大了,帝都视野到底开阔些。他是个老实孩子,读书用心,别的事情上便差些,你多带带他。”
唐惜春坏笑,“二乖是有些呆。”
唐盛瞪儿子,“哪里有这样说自己弟弟的。”到底也笑了,长子活泼的不像话,次子老实的不像话,唉,世事两难全,要是综合平均一下就好了。
唐盛又道,“这次你提都没提惜时,你们远着些也好,但也不要形同陌路。”
唐惜春“唔”了一声,没说话。
因夏日炎热,唐老太太到底上了年纪,不易远行,又有唐惜春在老太太跟前放赖撒娇,唐老太太就留在了帝都,最终唐盛带着罗氏唐惜秋去了蜀中。
转眼便是五个春秋,新的历法修定完毕,唐惜春与参与修定历法的钦天监诸人都得了赏赐,皇帝陛下素来大方,非但令史官记下这一笔,连带着修历法的人都让史官记录下来,还给了蜀太妃一个顾问的名头儿。
蜀太妃笑,“夙愿得偿。”她一生亦是钟情于此。
皇帝陛下大喜之下随便许愿,问唐惜春,“卿可有什么心愿,朕皆可赏你。”
唐惜春仔细想了想,真没有。
重活这一辈子,他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好好过日子,要是再能做些给他老爹长脸的事就更好不过。重活一辈子,他不是不幸运,知道了自己能做什么,也体会到了一件事做成功后的成就感。这种感觉,不是有多少钱或是有多高的地位,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 ↑返回顶部↑